台州日报:云端里的布袋坑

罗芹仙 (小学教师,省作协会员)

布袋坑被紧紧拥在大山的怀抱里,海拔近六百米,自驾去布袋坑,上山路有一连串180度的回头弯,也叫发卡弯。从卫星地图上看,连续的回头弯形成的曲线就像大波动的心电图,看着有些令人发怵,但也令你对路尽头的风景多了几分好奇和期待。

布袋坑村隶属黄岩区屿头乡,南宋时建村,十五年前道路通车,在此之前,因交通不便相对封闭,使之成为本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央视“启航2023跨年晚会”曾在此取景拍摄,镜头里的布袋坑云雾缭绕着青山,绿竹掩映着黑瓦,好一个“结庐在云端,缥缈远尘寰”的仙境。

村子形如其名,像一个扎了口子的布袋,口窄内宽,中间一条蜿蜒的溪流,两岸房屋沿溪而建,溪左溪右各一条石板路,几道碇步诗行似的连接其间。据说整个村庄的建筑按照风水学的讲究设计成一条游龙的样子,经当地朋友一指点,还真惟妙惟肖,龙头、龙角、龙鳞、龙爪、龙尾一应俱全。

这儿的民居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畚斗楼”,前面构楼两层,出檐较深,檐下有廊,后面低矮不分层,整体状如倒置的畚斗。看似简单的结构凝聚着祖辈的生活智慧:深山多雨,斜度偏大的三角形房顶更利于排水;三角顶的内部构成一个阁楼,可以放置平时不常用的物品。建楼的材料是就地取材的原木和山石,外墙石砌,内部木构,没有色彩和花纹的修饰,天然的木石本色,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别有一种拙朴的风格。因为是依着倾斜的山势而建,房子的下部分是大石垒砌的高高的屋基,成排的石屋基连成一道道长长的石墙,有的地方高达三四米,宽阔的石砌台阶延伸而上,使矗立其上的房子像坚固的石城。光阴走过,石墙上青苔满布,老藤悬挂,更显古意苍苍。

村子里最老的畚斗楼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在住人,其他的大多建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岁月流逝,风雨斑驳了石墙,烟火熏染了木壁,过往的温暖和沧桑融进老屋的肌体,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淀出古朴的韵味。一排排连通的檐廊下,厚重的石磉子和笔直的廊柱依然坚挺地支撑着四季的流转,檐下红彤彤的大灯笼告诉人们,老屋仍然焕发着生活的激情。

布袋坑的悠悠古韵中,荡漾着几分灵动之气,这源于村中那条清可见底的小溪。我从没在村庄的溪流中看到过这么多的野生石斑鱼!鱼多得可以用密密麻麻来形容,一群群倏忽来去,让人眼花缭乱。它们条状的黑色斑纹和半透明的鱼鳍看得清清楚楚,有的结队来回游动嬉戏,有的嘴巴一翕一合啃食着岩皮,有的用嘴巴翻动水底的小石头。两只绿蜻蜓飞过水面,偶尔弯曲尾尖轻点水面,好像是特地为我们展示“蜻蜓点水鱼游畔”的诗意画面。

溪石斑鱼对水体要求极高:清澈的,流动活跃的,水底有石的。因为味道鲜美,经常出现在乡村农家乐的餐桌上。布袋坑的石斑鱼却得到了村民的保护。溪流转弯处的一棵古树上,挂着设计成口袋状的宣传牌,上写:“溪中鱼虾,灵性之物,仅供观赏,切勿捕钓!”

中午时分,留意路边的一家家饭店,招揽顾客的招牌上写着山泉豆腐、自酿烧酒等,却没有广受欢迎利润可观的野生溪鱼。走进其中一家,老板夫妻是村里人,一个掌勺一个打帮手,坐在门口躺椅上眯眼打盹的是老板母亲。喜欢这样温情洋溢的场景,店就是他们的家,吃饭的客人像是他们的亲戚。品尝他们自做的豆腐,名不虚传的香软嫩滑,第一次吃家常豆腐吃到停不下来。边吃边和老板闲聊,说在溪中捕鱼是要罚款的,村民已经形成了自觉保护的理念。

在布袋坑,有一样无法忽视的食品,那就是最寻常的馒头。漫步溪边,两旁的畚斗楼里不时有乳白的蒸气飘逸而出,浓郁的馒头香弥漫在空气里,让人感受到一种踏实亲切的烟火气息。这里的馒头火得超乎你的想象,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几万只。

布袋坑、畚斗楼、豆腐、馒头,这些饱含乡土气息的词语,落在眼里心里,是多么亲切熨帖,这样的地方,适合抚慰乡愁,也适合安放身心。

来源: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