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晚报:桂花飘香泥螺肥

史明忠

今年的桂花开得有点迟,足足比往年晚了一个月。但不管早开晚开,毕竟芳香依旧,欣喜依旧。

每年到了农历八月,岛城飘来阵阵桂花浓郁的芳香,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桂花飘香泥螺肥”这句相传了不知多少年的民间老话。说来也巧,恰好前几天,六横的老朋友张大哥因事来东港,给我送来一大瓶泥螺,说是刚刚从杜庄那边泥涂滩里捡来的桂花泥螺,前天才腌的,知道我喜欢吃,就顺便给我带些来。他还说今年桂花开得迟,所以桂花泥螺也发得迟。看着这一大瓶桂花泥螺,我从心里感谢张大哥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记得我,不禁心头一热,感动得差点就要热泪盈眶。

其实小时候我也非常喜欢跟着大人去捡泥螺,也知道一点泥螺的生活规律,后来随着滩涂被围垦开发,泥螺失去了繁衍栖息之地,在居住地附近的海边没有了滩涂,就更见不到泥螺的踪影了。

我的老家在鲁家峙。鲁家峙的东南岙,每当潮水下去时,前面便现出一片广阔的泥涂,泥涂里有捡不完的小海鲜:什么望潮、文蛤、海瓜子、香螺、沙蟹、海蛳螺,而最多最吸引人的,便是泥螺了。泥螺一年旺发两次,每年的初夏和仲秋是泥螺的旺发期。人们称初夏的泥螺为“四月半水泥螺”,称仲秋八月桂花盛开时侯的泥螺为“桂花泥螺”。两季泥螺相比较,桂花泥螺更为个大肉肥,味道鲜美,是妥妥的舟山人难以忘怀的压饭榔头。

小时候,每年的初夏和仲秋,我有空会跟着大人们到东南岙的泥涂滩去捡“四月半水泥螺”和“八月桂花泥螺”。尤其是捡“八月桂花泥螺”,一潮都不会落下。

捡泥螺非常简单,只需带一只挈档, 待到潮水落出,把裤脚卷起,在泥涂里随手就可捡。泥螺爬在泥涂上很显眼,慢吞吞的,身后会留下一道浅浅的与其身体一般宽的痕迹。泥螺大小不一,大的有食指那么宽,桂花泥螺还要更大些,有大拇指那么宽。泥螺最多是在潮沿边,我们跟着潮水捡,一潮只能捡3个小时左右,捡得快的一潮能捡五六斤,像我这样的新手也能捡三四斤。

捡泥螺手法很有讲究,老捡手们是手背向下,用中指和食指把泥螺夹起,然后弯曲一下把泥螺送到手掌心,待到手掌心装满,然后甩进挈档。新手只会用三抹手指一粒一粒地捡,速度很慢。到潮水落泽时必须马上返回,一旦涨潮,在平缓的泥涂里,人是跑不过潮水的,有被潮水卷走的危险。

有一次,因为潮沿的泥螺实在太多,没有注意潮水已涨,当潮水浮起了挈档,方觉大事不好。我赶紧提起挈档往回跑,但为时已晚,抬头看看,人们都已经走到半途,低头看看,潮水已漫上膝盖,情急之际,陷进泥涂里的脚越是拔不出来,深一脚,浅一脚,而潮水却不停地上涨。正在危急惊恐的时刻,只见邻居长梗叔跌跌撞撞狂奔过来,将我一把夹起逃了上来。

泥螺捡回来后,先到河埠头洗腿洗手、洗挈档,然后回家交给母亲处理。泥螺腌下后半个月方可食用,因为没有腌熟的泥螺食用后要发“泥螺胖”的,就是中毒了,脸部特别是鼻子附近会发肿,要肿好几天才会退去。

泥螺一天可以捡两潮,白天一潮,夜里一潮。捡夜泥螺的照明灯,舟山人叫泥螺灯。捡泥螺时,把泥螺灯固定在挈档的耳朵上,就能照亮一片。母亲担心我的安全,一般是不会让我去捡夜泥螺的。

岁月匆匆,一晃近60年过去了,但小时候捡桂花泥螺的情景犹如昨天一般。

来源:舟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