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木
电视纪录片制作人、专栏作家陈晓卿在《吃着吃着就老了》的开篇之作《十七岁的远行》一文中,描述了他对美食的最初认知,那就是来自于故乡的味蕾记忆。高中毕业离开家乡去北京读大学还不到一个月,作者除了想家,还特别想念家里的食物。“直到寒假回到家里,报复性吃喝了一整天,世界才逐渐安静下来。”在另一篇《食物的分贝》中,作者再一次阐述了美食与故乡的关系,他说:“人的口味习惯基本成形于童年时代,你童年吃到什么,以后的口味就是什么……它标识着你的归属。”
故乡是我们随身携带的精神寄所。作者认识到,一个人只有离开自己的家,到了陌生的地方,才会理解故乡不仅仅是熟悉的人和物,“熟悉的味觉习惯,显然也是故乡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故乡的美食在《吃着吃着就老了》一书中占了很多的篇幅。作者回忆母亲做酱,不厌其烦讲述每一道工序,为老家的弯腰青萝卜感到自豪,怀念童年时代的白芋粥,念念不忘老家的豆腐干……即使是在北京吃荠菜饺子和冬瓜荠菜圆子汤,“那种馨香让我们仿佛在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 作者认为,故乡的味道不仅仅是空间意义上的,也是时间意义上的,它和一个人的记忆、成长有关。
当然,作为一个美食电视纪录片的导演和制片人,陈晓卿对美食的阅历不可能困囿于皖西北那片天空。他在拍片的过程中,探山访水,走街串巷,流连于风味江湖,因而使得他笔下的美食地域宽广,特色鲜明。作者用既平实又不失诙谐幽默的文字,为我们呈现多样性和日常化的美食世界,努力找寻现代饮食习惯背景下那些遗落的传统,唤起读者舌尖饱含乡愁的美味。在叙述美食以及与美食相遇的过程中,作者还认为,一方面,食物无所谓高下,楂梨橘柚,各有其美;另一方面,真正的美食是大众食物,人间烟火才是美食的魂。
美食与人密不可分。《吃着吃着就老了》既是讲美食,更是通过美食讲人,讲美食背后隐藏的人的故事。作者回忆自己的父亲喜欢吃家乡的烧饼,不仅仅是因为困顿岁月养成的味觉追求,还另有乾坤。1960年,父亲读大学时和一位女同学结伴去合肥东郊另一所高校看望同学,路过一个烧饼摊,踌躇再三,咬牙买了一只烧饼,然后分成一大一小两块,大的那块给了女同学。“他心好。”这是那个女生对父亲的评价。这个女生,后来成了作者的母亲。一只烧饼,原来是贫瘠生活中的爱情引信。在书中,有不少篇什写拍摄美食纪录片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美食家、餐馆店主、厨师、店小二、山野村妇,写他们对美食的热爱、坚守、传承。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美食才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更为隽永的滋味。
陈晓卿告诉我们,美食是认识世界最有趣的通道,也是人与人交流最便捷的途径。他又说,能吃到一起的人值得珍惜。他在北京收到朋友寄来的潮汕鱼饭,想到寓居京城的汕头人余少镭,便送过去一起分享。更多的时候,作者充当了朋友饭局的召集人、他人探寻美食的指路人,不折不扣的“行走的美食工具书”。只是,因为忙,也因为年龄渐长,如今陈晓卿已经很少召集朋友相聚,即便是聚,能聚到一起的人也越来越少。
美食里蕴藏着人生的况味,人与食物彼此勾连、相互纠缠,食物的酸甜苦辣,又何尝不是人生的酸甜苦辣。因此可以说,《吃着吃着就老了》不是单纯意义上谈“吃”的书籍,而是一部对烟火人间深情的凝视之作。
来源:舟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