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宏超
水墨上新,运河入画。10月24日揭幕的市第二届美术(中国画)双年展,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运河文化年等为主题,运用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充分展现时代风采、城市风貌。传统“中国画”是展览的统一形式,“创新”却意外成为了其中关键词。
从153件投稿作品中选取96幅佳作,越城画家斩获3银3铜及2个优秀奖,上台领奖的画家近半数是年轻面孔。他们的妙笔丹青成为展览的一道亮色。“市直的画家多数居住在越城,算上他们的话,来自越城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的占比最大。”绍兴书画院副院长陈雷说。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获奖者相比往年明显增多。“巾帼墨韵成为此次展览中的一抹亮色。”市美协主席吕国钢说。4位银奖获得者均为女性,其中来自越城区就有杭梦瑶、周晓慧、陶建华三位。她们以女性视角构建出中国画新风貌。“她们在彰显个性,追求差异的同时又有共性,如温和柔美的色彩、空灵的笔触和意境,同时注重个性表现。”广西师大美术评论家张亚说。
《此春待亭亭》是2002年出生的越城姑娘杭梦瑶的毕业作品,虽是中国画,但无论是少女题材、俯瞰视角、金线勾勒以及阿尔丰斯·穆夏的色彩样式,都给人一种青春焕发的现代感、梦幻感。作品发到小红书平台上,引来几百个点赞和评论。“为期3个月的创作过程,其中打底稿就用了1个多月,这一过程让我对绘画有了更深的理解。”杭梦瑶说。
周晓慧的作品《飘》描绘了一位舞者,她置身于虚无缥缈的空间,仿佛时间凝固,画面试图营造静谧而高洁的氛围。舞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的孤独与享受在空旷的虚无中显现,清冷又充满力量。
陶建华的《稽山鉴水古越风》描绘运河风貌。樊江老街沿运河延伸、因运河繁荣,她是在这里工作的小学美术老师。四个条屏的创新形式,分别呈现吼山、东湖、羊山和柯岩。它们的设色淡雅、风格统一,浑穆之中透露清雅之气。现实中,它们是采石场“妙用”的实例,尤其吼山、东湖与浙东古运河映衬,山水构成的天然园林是孩子们游玩的乐园,也成为她创作灵感的由来。
浙东运河穿古城而过,“运河”也是此次展览的重要主题。翁海玉的《运河新姿》、韩焱龙的《运河新貌》、姜虹的《古韵今辉》……画面上,水汽氤氲的运河或碧波荡漾、或舟船辐辏、或依山傍路、或倒映画桥烟柳和摩天高楼。空间与时间随视线流动,勾皴点染,附着人文故事,尽显自然与历史交织的万千气象。韩焱龙是望花小学副校长,也是一位热衷郊游、善于观察的有心人,眼见实景和脚下土地融合了心中所想,用时4天完成《运河新貌》,描绘了城市融入山水怀抱的风采。
“通过展览,我们看到绍兴画坛正涌现一批青年创作者。”吕国钢说。
胡诗悦是绍兴文理学院美术专业研究生,今年25岁,她笔下的中国画以创意取胜。她的作品灵感来自看展览的过程,人们或拍照,或驻足,或匆匆路过……在一幅画前呈现出不同状态,由此她创作出淡雅现代色系的中国画《绘影寻境》。她刻意对“画中画”进行留白处理,“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幅画,这个画中画是我们心中所想。”她告诉记者。
传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成为文艺创作新风尚。现场还有借鉴了金石拓片手法的《绍祚中兴》、有晕染写意的《烟火越州 活力新生》……现场观众不时被创意打动,在作品前久久驻足。
当前越城画坛呈现“师古而不泥古”的风尚。丰富的文化素材,正源源不断转化为中国画创新表达的题材,“水墨越韵”不断焕发新光彩。
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