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光:写给故乡葭沚的光影史记

台州收藏圈子里有位网名“台州陈”的藏家,他的本名叫陈晨光,今年67岁,台州市收藏家协会椒江分会副会长,爱好收藏古家具、古民居。收藏古家具,有足够的空间就行,那古民居要如何收藏?

在陈晨光看来,摄影,也是一种收藏。20多年来,他利用节假日走街进村,用镜头聚焦台州古民居,拍下了成千上万张图片资料,其中就有不少摄于他的老家葭沚。他不仅善于摄影,还勤于写作,今年他在本报连载了“寻龙记”系列文章,用镜头收藏的是台州古建筑构件上的龙形图饰。

身为椒江葭沚人,陈晨光在出生地捕捉旧时光,为故乡留下光影历史。这些葭沚老街的古民居,经他整理分类,集录成册,汇成一本《葭沚古民居图说》。“悠悠岁月犹如磨石不断磨去记忆,等到再回首时,那些承载儿时旧梦的历史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老照片可以留住曾经美好的记忆。”

他的光影中载满乡愁

几十年来,城市不断发展,葭沚老街也在不断流变中,曾经行走于葭沚古民居的少年,如今已年过半百,头发也花白了些许。当葭沚老街改造项目落定时,陈晨光更频繁地回到儿时生长的这片土地。

“在‘一江两岸’改造中,我经常往葭沚老街跑,趁着古民居旧貌还在,抢救性拍摄一些细节。”陈晨光说,葭沚老街是他的故乡,每一个人对故乡都有怀旧情结,家乡的老街,故居的院落,装满了童年的回忆,“老葭沚终究会消失,葭沚人也会四散而去,如果能把葭沚古民居完整地保留下来,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葭沚古民居系列的抢救性摄影,陈晨光从2018年就开始实施。照片大处着眼于民居的布局造型,小处寄情于构件雕饰的影像符号。他定格下无数个古民居与葭沚人之间的交融与对望,他的光影里,静态的古朴乡容与动态的乡情并存,充满了人文张力。

住宅、店铺、宗祠、庙宇、学堂、路廊、戏台、水井……陈晨光的镜头对准的这些民生设施,都是葭沚乡风民俗的缩影。由于葭沚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他拍摄的画面中也不乏道头、桥闸、牌楼等建筑。

“多年拍摄让我积累了丰富的图片资料,随着写作的深入,我发现手头的图片所表现的民居建筑的类型、时间跨度都比较有限,要想文字内容呈现得更丰满,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陈晨光坦言,他很庆幸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寻访到一些已是古稀的葭沚人,通过他们的口述了解到更多关于葭沚的民风民俗,同时征集到一部分珍贵的老照片,填补了一些历史建筑的影像空白。

古稀老人的口述有“乾坤”

根据史料记载和一些高龄葭沚人的口述,陈晨光得知,“葭沚”地名的演变,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了近千年。

最早的确切记载,要属宋高宗赵构的赐名之说。据《家子周氏宗谱》乾隆二十四年重修宗谱序记,府城西巷宋光禄大夫有曰朝熙公者……因得高宗当曰命名家子之意……是为家子一世祖……由此推断,那时就有“家子”的说法。

晚清民国时期,“家子”地名与“葭沚”并用,当地书画家黄楩卿曾把“家子关”牌楼额书的“家子”改成“葭沚”。这种情况,葭沚民居的地契中也有反映。以后,“葭芷”“加沚”“加止”等各种叫法很多。1984年地名改革后,葭沚才最终成为今名。

“家子”,这个葭沚曾经的名字,给陈晨光记忆中的家园增添了一抹色彩,充满烟火气的儿时记忆涌上心头。

记忆中,他家的对面就是曾富甲一方的黄崇威(1873-1931)老宅“黄家里”,位于葭沚下街小桥头。黄家里是民国初年建造的一处五进合院建筑,中间三进合院,前后各一进花园,共4个台门,占地面积10多亩。

“小时候,我经常跑到黄家里的大院玩,这里的建筑十分精美,从小在我心中烙下了古建筑、古民居的印象。”陈晨光说,20世纪50年代,黄家里被改为粮库,后来又被租赁出去,最后仅剩下中间一进合院,前后花园也没了。

但幸运的是,他找到了黄崇威的孙子黄道询,一位80多岁的老人。根据老人家口述黄家里的原貌,陈晨光通过后期制作来模拟还原,绘制出黄家里建筑平面复原示意图。

黄崇威关爱乡人的佳话至今仍在老一辈间流传。黄家曾在全国各地开有盐号36处,并在三门围造田地2000亩,产业众多,包括南北货、棉布绸缎、药材、钱庄、当铺等,还拥有一支船队。

“葭沚人说‘我’字的口音很特别,黄崇威一听到乡音,就知道对方是老乡,老乡有难,黄崇威必帮。”陈晨光了解到,陆德友是一位“葭沚通”,于是费了很大工夫找到了这位老人,从而得知更多葭沚有关的人文历史故事。

藏在古民居里的老故事

陈晨光的镜头和文字,就像一台时光机,带着我们回到过去。

在陈晨光的记忆中,葭沚的商铺五花八门,尤其是西岸的主街街面上,三角街口是商业中心,商铺北延南拓、东扩西伸,不断渗透,直至巷弄之中。

可是,在走访过程中,陈晨光却发现,想要理清商铺的分类十分难。“商铺变迁频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营种类,追溯不易。”正当他为这事伤脑筋与父亲诉说时,父亲凭着记忆说出了民国时期的一段顺口溜。

这段旧时流传的顺口溜,完整地印在陈晨光父亲的脑海中,讲述的是民国时期葭沚中街的23家商铺,都是临街居民的门面,从打钉弄到三角街一带,几乎家家开店,“学德家开打钉店,兴元家开绕绳店,官登家开箍桶,白兔牌香烟店是领姐开的,机器面店是老二头开的……”

陈晨光表示,他曾重走中街,实地拍摄,发现店铺布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顺口溜里提到的商铺,只能找到两家,一家箍桶店,一家灯笼店,但商号已是不同。”

顺口溜犹如照相机,记录了旧时的民生百态。陈晨光的同学冯尚兴记忆深刻的一段顺口溜,则记录了葭沚人旧时过新年的风俗。

“十五不讲起,十六刹糕米,十七磨,十八做,十九急急忙忙……廿七杀大猪,廿八打冻,廿九扼粽,三十夜黄昏扫堂前。”陈晨光说,葭沚人早在腊月十五以后就开始忙碌,为谢年和开年做准备。

古民居里不缺老物件,陈晨光喜欢探寻古民居,也爱收藏老物件。有一次,一位旧相识告诉他,葭沚老街一居民家有个老式柜子,上面有文字雕刻,搬家时不要了,想要出让。这个消息让陈晨光很兴奋,当即赶去现场。

“这是个双开门衣柜,左门上有落款‘姚梧岗’,梅兰竹菊的花纹图案以白骨镶嵌作为点缀。”陈晨光回忆道,经查询得知,姚梧岗,原名凤鸣,号梧岗,字桐豫,临海卖糖巷人,清光绪十七年中乡试举人,曾任台州军政分府都督。

凭借收藏古家具多年的经验,他猜测,这个衣柜可能是一件特别定制的礼物,受赠者应该是一个叫“质生”的葭沚人,“仁兄大人”的称谓可见此人身份地位不低。

陈晨光收藏的不仅是一砖一瓦,一雕一塑,更是对老一辈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触摸与守护。他笔下的《葭沚古民居图说》,分为“历史由来”“街道分述”“院落分述”“构件雕饰”“民风民俗”“附属建筑”等诸章节,被称为“给葭沚建造的图文档案馆”,是他以光影和文字为匣子收藏的旧时光,也是他献给生他养他故乡的礼物。

记者 徐颖骅/文

来源: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