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 文
10月,阳光晒得大地嘭嘭响。推窗,往外看,云,大朵大朵的,棉花糖般渲染着天空。友人捎来口信:桃江十三渚的稻子黄了,可否来乡野稻田看风景,吹风、闻香、喝咖啡。话里不仅有邀约,还带着咖啡浓稠的香味。
禁不住诱惑,遂启程,开车去临海桃江十三渚。沿省道,过几个镇,就到了桃渚地界。其实,我是很享受慢慢开车欣赏路上的风景。左边一畦一畦的稻田,右边是绵延不断的青山。车子在公路上不紧不慢地驶过,风从半开的窗口呼啸而过,村庄、田野、树林,在车窗外掠过。人在这个时刻,心情是愉悦的。
1
春天时,去过一次桃渚城。漫山遍野的樱花刚刚开过,心还沐浴在花海中没醒来,铺天盖地的油菜花便潮水般地涌来。从桃江村十三渚开始,向天边蔓延而去,汇成一片花的海洋。花海之上,是地质奇观珊瑚岩。倘若坐在南门坑(桃渚龙湾海滨景区)的海边,就可以闻到不远处飘来的咸咸海水味。那些热诚透彻的喧哗声里,不仅有风和海浪发出的,更是旷远的历史发出的。
桃渚古城,是明代浙江东南沿海为抗倭而设的卫所城池之一。来到桃渚,会让人想起一个热血的名字,戚继光!那个九战九捷的抗倭英雄。
城墙上,曾经刀光剑影,号角声声。百年的光阴,烽火淡成了炊烟。城区的戚继光纪念馆和城墙上那一杆杆“戚”字旗,不动声色地诉说着曾经的战火和伤痕。
这次咖啡之约,让我重走桃渚城。从东门入城,石砌的拱形城门,高大,幽深,很少见到如此完美的石拱门。石头很老了,一层一层堆叠得整齐简洁。它们身上留下许多刀剑经过的痕迹,据说是当年官兵举着兵器策马奔腾时不经意划下的。如今依然密密地挨着,不分不散,护卫着这座城的每一寸土地。城门上有一棵虬枝苍古的老樟树,散开的枝叶像一把巨大的伞,覆盖着城门。
过城门,就是那条阡陌般的小街,迂回曲折,往街深处延伸。石板很古老,双脚踩过,鞋跟敲出笃笃声响。沿街的房屋保持明清的特点,建于明末的柳氏古宅,繁复而精美。完整的四合院,木雕砖雕的装饰特别古朴。还有那座建于清代的郎氏古宅,建筑规模宏大,复古庄重, 楼房、平屋数十间。街区一些平常的木质老房,虽显得有残损和破旧,飞檐翘角的浮雕,却更显韵味。
这样的老街总刻着时光的记忆,挤挤挨挨的老房,大部分是没人住的。城市规划后,原住民都在城外建新房,留下的老房就成了这条老街的独特风景。偶尔看到几间房开着门,一些老人在门口摆着桃胶以及土豆等自家种的疏菜。买的人不多,只有身背旅行包的游客,会在他们摊前停留,或跟他们聊几句,或给他们拍几张照片。更多的时候,只有这条寂静的老街和他们自己的影子。
从瓮城口出来,往十三渚的方向走。桃渚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有迷人的田园风光,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桃江十三渚。
渚,意为“水中的陆地”,逶迤婉转的桃江从这里流过,把田畦分割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十三个渚。春天,大片盛放的油菜花将十三渚染上鲜黄。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一块块油菜花田漂浮于水面之上,犹如莫奈笔下的油画。
2
此时的桃江十三渚,正是稻香丰盈的季节,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只是没想到,有一座让人心怡的稻田咖啡屋,隐在这一大片稻浪中。当乡村遇上咖啡,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香味?
一条小路蜿蜒在稻间,友人一袭白衫,笑意盈盈地等在门口。
进门就闻到了咖啡香,这香味让人精神一振。它不是茶的清冽和舒缓,而是混合着泥土、青草、稻谷的香滑和浓郁。相较于茶的清寂,咖啡是热闹的、温暖的。
咖啡屋不大,一处民房改造而成的二层小楼,白墙黛瓦,没有过多的装饰和摆设,简单的桌椅和舒适的位置很亲民。二楼的落地玻璃窗简约、大气,坐在房里,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到稻田的美景,也可以安静地感受风吹稻浪的景象,那是一种治愈人心的美景。
这家咖啡屋的主理人是一位女子,她一脸笑容地告诉我们,她的祖辈曾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旅游业的发展,在家乡创业是不少年轻人的首选。她的咖啡屋主打创意和新潮,把咖啡屋搬进大自然,让游客耳目一新,既品尝了咖啡的浓香,又有亲近自然、回归乡村的感觉。咖啡屋日常每天能卖出很多杯,特别是这个季节,以秋日稻田为灵感推出的特调咖啡,来这里的游客都会点上一杯。言谈间,她盈盈的笑脸里透着一种自信的光。
3
在二楼的开放式窗前,我们点了一杯特色咖啡,一小块蛋糕,悠闲地品了起来。
阳台上的棚布遮住了强烈的阳光,咖啡、故人,画面温馨、安宁。我们聊日常,聊稻浪,聊微风,摇曳着曾经的过往,手里的咖啡喝完又续上。
其间,楼下进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咖啡的香气源源袭来。咖啡在繁华的都市随处可见,但透着泥土芬芳的乡野之趣是多么难得。能在这样的乡村,喝上咖啡,是一件快乐的事。很多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寻香来到稻田,要的就是这一份乡村的慢时光。这也许是新时代“和美乡村”的独特魅力吧。
来源: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