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汤泥质 夹细砂红衣陶
台传媒记者王佳丽/文 杨 辉/摄
它,没有具体的名字,泥质夹细砂红衣陶,是这一类陶器的统称。如它一般,在仙居下汤考古工作站库房的架子上,陈列着几百件造型相似的陶罐、陶盆、陶壶、陶杯等,它们都是古老而珍贵的无名氏,一群来自近万年前的造物。
不过,这只陶罐,因为别出一格的体型,显得格外醒目。
今年6月4日,考古工作人员在一个坑内发现了它,“这只陶罐不仅体积大,我们清理后,还发现陶罐内部有多件陶器。”参与挖掘和修复工作的侯心雨回忆。
一
当第一缕暖风吹散长达1300年的寒冷,飞翔的海鸟掠过比如今海平面更低的东海海面,人们抬头仰望天空,在他们的期盼中,一个气候稳定的新世界即将到来。
从入海口逆流而上,在浙江中部的逶迤群山间,流淌着一条条江河,散落着一块块平地,有一群“上山人”,在这些平坦而丰饶的土地上选择定居生活。他们将家园营建在广阔的旷野之上,形成了早期的村落。位于灵江流域的仙居下汤,也是被他们选中的理想家园之一。
当第一批“上山人”翻山越岭来到这里,他们可能会雀跃,为找到这一片梦寐以求的栖息之所——莽莽括苍山与大雷山相夹,形成了东西狭长的流域盆地,灵江上游永安溪穿山而过,静静流淌,下汤遗址便坐落在灵江上游最大盆地的中央。这里四面环山,北高南低,从北部山间蜿蜒流出的四鸟坑穿过盆地,往南汇入永安溪。山林、平地、水源皆备,这里是一处完美的居所。
于是,他们停下脚步,在盆地中央一处微微隆起的台地落了脚——一块俗名“汤墩”的高台。
如今,整个下汤遗址便是以高台为中心,呈不规则圆形,南北长约180米,东西长约15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目前,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还在进行中。不过,在之前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已经有了许多发现——在遗迹的西南方向,发现了建筑遗迹、农业加工遗迹、红烧土面与陶器坑,东南面和北面则分布着不少人工土台,人工土台上还有大大小小的陶器坑。高台下,另一批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古壕沟,在已经裸露的地方,我们能清晰地看见人工开凿的痕迹。9000多年前,下汤人曾在此开挖壕沟,用以保护自己的家园。
“下汤遗址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史前遗址。通过这几年对下汤遗址的考古工作,我们对上山文化时期的村落形态、生产生活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它也为我们了解万年中国的早期村落提供了一个样板。”仙居下汤考古工作站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仲召兵说道。
站在遗址中间的高台上,透过一件件文物和古老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万年前的古村落——人们挖槽栽柱、建造房屋、开沟凿洞、生产加工。
当第一颗稻谷在这里被播下,第一座房屋在这里被建起,第一缕炊烟在这里升起……一颗文明的种子,在永安溪畔生根,此后绵延万年,生生不息。而这片遗迹犹如沧海中的方舟,逃过时间的毁灭,载着一船远古人类的生活遗踪,告诉我们“何以台州”“万年华夏”的奥秘。
二
很难想象,这只“巨大”的陶罐,来自9000多年前。
陶罐素面,敞口,鼓腹,平底,窄沿外折。说是罐,其实更像是一口“缸”。罐口直径46cm,高46cm,腹部直径40cm,底径20cm,壁厚约1.6cm,被发现时,罐内还放置有20余件小陶器。
“陶罐内装陶器,这种情况在上山文化里是第一次发现。这个陶罐也是目前上山文化发现的最大的一件器物。器型之大,我们初步判断,它用泥片贴筑法成型。关于它的功能,我们大概有两种推测,一种认为它是窖藏的性质,还有一种认为可能和丧葬有关系。”仲召兵介绍。
下汤遗址出土的陶器数量多,大部分为泥质夹细砂红衣陶。这类陶器最突出的特色,便是陶身饰有红色颜料,有的则是通体红色,有的以条带纹装饰于唇口或肩颈位置,看起来简约而大气。
从这些出土的陶器来看,下汤先民不仅掌握着成熟的制陶技术,还具有一定的审美流行和特定的风俗习惯。那么,下汤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东方既白,红日跃出,属于下汤人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首先,食物的获取对远古人类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稻米,是这一段下汤故事里的主角。
下汤遗址出土了较多的炭化稻米,研究人员通过对水稻小穗轴轴面光滑与否的对比,稻谷植硅体形态、粒形长宽比的研究,发现它们都不属于野生稻,这说明下汤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栽培水稻。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多处原地使用状态下的磨盘、磨石,它们曾被用于稻米等食物的加工。彼时,种植水稻、收集稻米,已经是下汤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不过,上山文化时期虽已普遍食用水稻,传统的渔猎采集经济应该仍占有较大的比例。
在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是先民们天然的猎场。下汤人选择就地取材,在高台附近的河滩收集砾石,将石头打制成趁手的武器——石器。他们带上石球、石锤、石斧等,勇敢地向着山林、沼泽、河流进发,采集橡子、打捞菱角、捕捉猎物。他们找准时机,将用绳系住的石球当作飞索石砸向猎物,一次、两次,直到迎来最后的胜利。
当然,下汤人也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他们开挖壕沟,将立板围成房屋,建设人工土台,用红烧土铺设仪式广场……考古人员目前发现了8座人工土台,最大的一座南北长约22米,用纯净的黄土堆筑,土台上还埋有10多座器物坑。红烧土广场的东西长度至少有25米,在红烧土面上,考古人员也发现了20余组陶器,这些陶器皆被一层厚约15厘米的黄褐色土所掩埋。
也许,在无数个对下汤人来说充满意义的日子里,他们会相聚在土台、广场,向着上天祈福,献上最为满意的陶器,以展示自己虔诚的奉献;抑或是载歌载舞,享受美食,庆祝平安与胜利。
不过,兴衰有时,延续了千年的上山文化的终结,发生在8500年前左右。文明的更迭,犹如红烧土广场上的那层黄土,只在地层里留下浅浅一页,像是为一个时代的谢幕披上一层薄薄的黄纱,等待后人掀起。
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下汤村村民在村东北的“汤墩”上取土,发现了大量石器和陶器碎片,由此叩响了这段埋藏万年的时光。1984年,地方文物部门将其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之后,仙居县文化局将下汤遗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与下汤村签订保护协议书,成立文保小组。1989年,该遗址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走向汤墩的路上,依然能看见当年筑造的用于保护的土围墙和“下汤遗址”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关下汤遗址的种种疑惑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甚至在最初的判定中,这里被认为是“年代距今约7000—5000年。”随着考古的深入,下汤遗址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惊喜。
2015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初步了解到遗址的年代、各阶段的文化面貌等信息。2018年,下汤遗址入选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名单。同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
在下汤遗址展厅内,有一张图格外引人注目,也是考古人员当年的重要发现——在同一地层的剖面上连续叠压不同文化序列,从最下层的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开始,跨湖桥文化(距今约8000—70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好川文化(距今约4300—3700年),以及最上层的商周时期遗存(大部分已被取土破坏),时间跨度之大,文化序列之清楚,在浙江先秦遗址中具有唯一性,是浙江乃至我国东南地区年代跨度最长且保存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随后,考古工作没有停下脚步。2021年,考古人员对下汤遗址外围进行了勘探,初步了解遗址外围古地貌及环壕、道路系统。2022年,成立下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暨“上山文化”保护和申遗工作专班。2023年,《下汤遗址保护规划》公布实施,下汤遗址稻作文化项目(专项债)通过审批,《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预备文本》完成编制……
时间流转,今年是下汤遗址发现40周年。为此,仙居县通过推出专栏宣传、召开研讨会等方式,向大众讲述万年仙居文化故事。同时,加紧推进下汤遗址考古公园规划建设步伐,并加入上山考古遗址联盟,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信不久的将来,有关万年下汤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宝藏,将不断呈现在世人面前。
九月稻黄,走在遗址的乡间小路上,风吹稻浪,发出飒飒轻声。每一声,似乎都是历史的应答,来自万年的回响。
来源: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