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丽
8月的一天,我们文友相聚在临海江南溪望谷,参加沈小玲老师的新作《运河2500年》分享会。
本书由十章组成,每章有五节。文章以散文的笔触描述了运河的开掘发展、运河边上的城市、与运河有关的艺术作品、运河边上的生活等。去走走运河吧,跟着文字走运河。
《运河2500年》是关于运河一生的书。在书中,可以读到吴王夫差开造邗沟;在书中,可以了解到隋炀帝杨广下令开挖运河,从东都洛阳到涿郡的永济渠,从洛口仓到淮安的通济渠,一个大写的“人”字形之渠,从此落成,打通了南北水路;在书中,可以知晓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国家稳定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清朝皇帝康熙乾隆祖孙治水治河。还有历史课上所能学到的有关运河的历史事实,在这本书中也能读到。作者以大量的数据来讲述事实,让人心服口服。《邮路驿站》一节,短短的几页纸上,作者用了26个数字,“600里加急!800里加急……”急促的数字让人心跳加速;“唐朝驿站最多时有1639个,在岗人员20000多人,专职驿兵17000人……”让读者看到了大唐盛世,骄傲之情油然而生;“据史料记载,盂城驿占地面积为16000平方米,鼎盛时厅房有100多间:正厅后厅各5间、库房3间、廊房14间、马房20间、前鼓楼3间、照壁楼1座、驿丞宅1所等。驿马65匹、驿船18条,马夫、水夫200多人。”读着读着,仿佛穿越到那时那地,穿着马夫短服穿梭于盂城驿马房之间。
《运河2500年》还是散文,作者描写了运河的成长历程与运河人文文化。她说,“《水经注》是一部散文著作,文笔挺优美,需要够清丽,文学与史学、地理学的价值相当高。”《运河2500年》何尝不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呢?
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法讲述运河故事。“东西南北中,全部都沟通。”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照搬北京老话儿……”一个南方人,操着一口京味,让人忍俊不禁。这样的语言在书中随处可见,处处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幽默感。
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还原历史事实。
“走水路吧!水路稳。”
“我们的水路不够长啊。”
“不够长就拉长嘛。我们的水军作战英勇,还会开河,会造船,会航运。”
……
“挖水路!”一锤定音。这些带着双引号的激烈的对话,带我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亲临国事商讨现场。庙堂之上,目睹文武百官唾沫飞扬,撸袖挽裤,跃跃然之势;亲耳聆听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夫差高坐其上,时而捋须点头,时而摆手摇头,时而怒目圆睁,时而仰头捧腹,哈哈大笑。
这样的场景在园林里,在雕刻师的对话里。
《运河2500年》是索引,跟着沈小玲的文字,去探索文中提到的典籍《河防一览》《马可·波罗游记》《江南运河》《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若有闲暇时光,若你对大运河感兴趣,可以沿着作者给出的索引,进一步了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从这里出发,跟着文字走运河。
《运河2500年》也是一本导游手册。跟着文字游走于大运河两岸的古宅、古驿、古闸、古仓、古桥、博物馆等。大运河,我来了,拱宸桥,我来了,从桥东头的运河广场走向390岁的拱宸桥。中间两块条石并铺直抵桥顶,像现在的无障碍通道。两侧石板平铺成一级一级台阶。不知有多少级,一步步向上,站在高高的桥上,向北眺望。一队望不到头的船队浩浩荡荡而来,是皇家船队吗?是官家船队吗?是商船?是民船?还是巡航船?哦,那一定是皇家船队。不信,请看桥东头立着的一块石碑,上面特意介绍桥名来历:“宸,帝王所居。拱,即为拱手相迎之意。拱宸桥象征着对古代帝王南巡杭州的相迎之意。”走下桥,坐上水上巴士,穿过三孔桥洞,只见四只镇水神兽卧于桥南北两侧,低头注视水况。一路上,水光潋滟,绿柳拂堤,清风拂面,抚慰人心。船向前行,左岸的现代和右岸的古朴一起融进运河里。于桥墩上,偶遇帝王雕像,或遇运河历史,或遇“乘运河去北京登长城,乘运河来杭州游西湖”字样……脑中的思绪从文字到实地,从实地到文字,不断切换和认证。
跟着文字走运河,欣赏自然风光,欣赏人文景观,也欣赏文字之美。它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跟着文字走运河,在书本的空白处,画上了我心中的大运河,万古流不绝。
来源: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