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尹婵萱
从大山中开采石料,经过匠人的切割、打磨、雕刻,最终成为文人案头的艺术品。砚台,与笔墨相连,自古就是文化气息浓厚的产业。
从唐宋时期起,衢州就有砚台的出产记录。历经千年,江山西砚、开化石砚声名远播,成为衢州历史经典产业之一。在历史的进程中,衢砚的传承曾一度岌岌可危,但在新一代砚人的努力下,又顽强恢复。如今,衢州的砚台产业,从传承走向创新,希望开辟更广大的市场。
始于唐宋,兴于明清,曾是贡品
近日,记者来到江山市凝秀南路的江山西砚馆。这座建于2021年的西砚博览馆,是目前浙西唯一一家融展示展览、传承培训、技术交流、研习推广于一体的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非遗体验基地。
馆内二楼陈列着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江山西砚。其中,有一方外表朴素的砚台,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
“这方西砚形状长得像古人穿的鞋子,名叫‘屐履’,经专家鉴定,是宋代出土文物。”馆长徐则文告诉记者。
民间流传,江山制砚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咸通年间。制作西砚的砚石,产于江山市大陈乡的山区,此处盛产青花石、紫金石、水纹石等,石质细腻、易发墨,以此雕刻的砚台,具有研之无声、贮墨不涸、遇冷不凝、触砚成水等特点,深受历代文人喜爱。江山唐初属信安,咸通年间信安改西安,“西砚”由此得名。传说,王安石、苏轼都曾收藏江山产“紫袍玉带砚”。据《砚台实用文玩收藏指南》记载,明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徐应醪也使用过江山产的“叶形池西砚”。
据史料记载,明初,江山采石制砚规模已逐渐扩大,万历年间达到鼎盛,采石制砚者达数千人。一时工匠众多,贸易兴旺。江山西砚此时经海、陆传入中亚、东洋和南洋。自宋至清,西砚一直被当作朝廷贡品。
而在距离江山市大陈乡不远的开化县,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沉积岩地貌,自古生产特色石料,因此也成为孕育砚台产业的一方热土。
从流传下来的砚台样式看,开化石砚有门字砚、一指砚、如意砚、荷叶砚、日月砚、抄手砚等数十种,按照砚料来分,则有玉带砚、玳瑁石砚、黑石砚、青石砚、山水条纹石砚诸多种类。其中,青石砚的分布较广,产量也丰厚。据考证,开化县境内马金溪沿岸,还留存有宋人开采青石的矿洞,通过水运送往临安都城,用于建房、修路、装饰等用途,而青石是制作砚台的重要原料之一。
最早关于开化石砚的记载,是北宋唐积的《歙州砚谱》,唐积把与歙州邻近的开化石纳入歙石范围,《石坑篇》中记载:“浙石,属衢州开化县,俗谓之‘玳瑁石’,其纹正如玳瑁,旁视则有波纹者”。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也有记载:“衢砚出衢州开化县,有极大者,色黑”。此外,从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至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再到清代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开化砚料都有记载。
传承一度中断,但仍重获新生
历史上,开化石砚曾多次淡出人们的视线。它重新引起人们关注,离不开开化石砚制作技艺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晓宁的努力。
张晓宁从小喜欢砚台。上世纪80年代末,已在开化县青少年宫工作的张晓宁做出了一个决定:内退,专门制砚。此后,他数十年如一日,与砚为伴,沉醉于开化古砚台、古砚典籍的收集、整理,并创办开化砚台厂和工作室,潜心于开化石砚的研究与制作,被业内人士称为“砚痴”。在不断学习与考察发掘下,张晓宁逐渐恢复了唐宋名砚玉带砚、玳瑁砚,砚石作品频频在中国国砚展、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展、衢州市工艺美术精品展上亮相,让世人更多了解开化砚。
民国年间,由于军阀混战,江山西砚的生产曾经一度中断。但相比开化石砚,江山西砚的产业之路走得更加稳健一些。
上世纪70年代,江山县政府创办江山县艺术雕刻厂,组织技艺熟练的艺人,发掘传承西砚制作工艺,培养了大批西砚制作工艺人才。1994年,江山县艺术雕刻厂原车间主任徐则文独自创办了“西砚堂雕刻厂”,即浙江江山西砚堂文化传承有限公司的前身,专门从事砚台的制作和销售。如今,浙江江山西砚堂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已成为江山砚台产业的主力企业,年生产砚台5000多方。
在徐则文一手创立的江山西砚馆,还保存有江山县艺术雕刻厂生产的西砚成品以及制作工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山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砚台很多,但都以低端砚台为主,依赖纯手工制作,成本高、利润低。”徐则文介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更迭,如今,砚台逐渐脱去了实用工具的色彩,成为一种近工艺品、礼品、收藏品。和国内的许多砚台厂一样,江山西砚在打坯、开池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素砚工艺环节也引入了机器生产,但在雕刻环节,徐则文还是坚持每一方江山西砚都要纯手工雕刻。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提高附加值,开化石砚和江山西砚都在继承前人雕刻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工艺和文化上的革新。比如,江山西砚广泛改浅雕为深雕,改平面雕刻为立体雕刻,开发出许多中高端新产品,极大地提高了江山西砚的艺术价值。而张晓宁在题材内容上大胆引入当代元素。比如代表作《良渚魂》,就融入了“开化八景”之铁佛寺、卧佛山、金钱山、深渡鱼灯等场景,还融入了部分现代社会、新农村图案等。
产业发展需要“拧成一股绳”
在徐则文看来,作为衢州的历史经典产业之一,衢砚虽然在传承上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从整体产业态势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品牌知名度低;二是衢砚大多存活在个人企业、工作坊、工作室中,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分布不平衡;三是人才传承难。”徐则文说,第三点尤其让他忧心,“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普遍面临老艺人的减少与传承人的缺失问题,衢砚也不例外,一名技师要熟练掌握砚台雕刻技艺并能独立开展工作,通常需要3年时间,而想要雕刻出更精美的砚台则需要更久,这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心和毅力。如今,江山西砚堂里的师傅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呈现青黄不接的窘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不少民间人士看好衢砚的发展前景,注册了工作室、公司、商标,积极推荐、开展工艺美术师职称、省级乡村工匠名师、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评定工作。衢砚企业频繁参加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旅游商品交易博览会等展示展销活动,积极宣传推介衢砚,努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推进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衢砚打响品牌、拓宽市场的重要助力。如何让“小而散”的衢砚企业拧成一股绳,将衢砚品牌共同做强做大,是接下来产业梳理与发展的重要攻关难题。
徐则文从2015年开始开设免费西砚制作技艺培训班、研学营,并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与江山本地的职校开展校企合作,希望带动年轻人加入江山西砚的传承队伍。“在我看来,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是发展衢砚产业,进一步打响我市历史经典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关键重点,有人才就有传承,有传承才有市场。年轻人多接触和了解衢砚背后的历史文化,他们中的某些人可能就会对此产生兴趣,进一步学习并成为衢砚产业的新鲜血液,也可能在多年后渐渐拥有经济实力,产生礼品消费需求时成为衢砚新的消费者、收藏者。两者都有利于衢砚的良性发展。”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