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昌来 文/摄
塘里洋在杜桥镇的北边,2018年8月因行政村规模调整,它与岙底陈两村合并为岙底陈村。这里与镇上隔着三百多米高的白毛山,故老相传,当白毛山头被云雾环绕,那么,就要下雨了。
一座高山,隔成了两方天地。镇区为热闹街市,熙熙攘攘,山村却寂静一片,仿佛时光也慢了下来。
但清静的林泉胜境,却深得杨氏先人的喜好。
据《台临杨氏宗谱》记载,杨氏二十八世仕贤公,在清代初期,因钟情于雉溪山水而迁居此地,成为塘里洋和佛头洋两地的杨氏始迁祖。
雉溪发源于村西白石山西部的金竹坪,弯弯曲曲,漫滩越涧。塘里洋的北边,还有一座白岩山。从前,自西往东沿溪分布有岙底陈、岭根、塘里洋、佛头洋、童燎、山下等六个村庄,以及千年古刹金仙寺。
1972年,由于建造童燎水库,山下、童燎、佛头洋三个村庄迁移出去。建于宋代的金仙寺也遭拆毁。2008年,在旧址对面的山上重建。
塘里洋的山水风光,恰如画屏,溪随石转,移步换形。南边佛头山高耸,北有白岩山拱卫。周边还有合掌岩的幽深,太豁岭的高峻,龙头山的挺拔,积谷山的刚健,真人间之仙境。
清道光庚戌年(1850)夏天,来自杜镇的修谱先生王吉人为编辑杨氏宗谱而寓居在雉溪,就与友人汝汉、王笙六(溪口人)游周边胜境,并作纪游诗四首。其中有首《观音岩》,也就是写佛头山(乡人又称“观音岩”)的诗:
佛顶峰高翠色环,
观音幻相到人间。
盘陀有石趺忘久,
瀚海无波浴爱闲。
雾捲苍松麾尘尾,
岚浮碧藓映螺鬟。
秋空夜静闻天籁,
恍似梵声落半山。
塘里洋的民居以透里为单元,一透一透排列联建在一起。村周围还筑有石头墙,用鹅卵石砌起,高有五米多,蜿蜒曲折如盘龙,护卫着村庄,并建有台门,村民叫石龙门,里面的民居,叫石龙门里。
旧时土匪横行,敲诈勒索。各村庄为防匪而费尽心思。如平原上的村庄,周边深挖圈塘,成护村河,以木板桥梁相连接,为安全计,白天架上,夜里抽去,与外界断开,成为独立的群体。山村则似石寨,以石头筑成高墙,并装上寨门,用以防匪防盗。新中国成立初期,塘里洋东边的佛头洋曾发生过剿匪战斗。
现在村民在旧村的北面建房了。由于规定建新屋要拆老屋,曾经完整的老屋拆的拆,倒的倒,还住着的也没有几户了,杂草丛生,一派荒芜。护卫村庄的石头墙,还剩一小段,大门也只有门洞,上面的薜荔,倒是果实累累,郁郁葱葱。
蒋亨福、蒋亨周的老宅也有损坏,两兄弟是村里的名人。亨福、亨周都是桐峙山蒋世炳的儿子。亨福在清光绪七年(1881)参加金满起义,是“十八弟兄”之一。光绪九年(1883)被招抚,随刘仲帅入蜀为副将。胞弟亨周,民国十二年(1923),任临海县游击队第二哨哨官,驻府城旧协署,后任仙居管带,之后调到黄岩。兄弟俩合葬在村北的毛竹坦上。
两兄弟的老宅在塘里洋的南头,坐西朝东,五间面,也有一百多年了。当时做工精细,用料讲究,“上磨砖,下地坪”(就是屋檩条上铺着龙门薄砖,地上铺着石板),廊檐下也叠有斗拱雕饰,连楼板下的横梁,也是四四方方的正材,还饰有边线。一般人家的横梁都是弯弯曲曲。中间为堂前间,二楼窗上还镶嵌玻璃,这在百年前的建筑上还算新潮的。南巉头墙上还以灰塑彩绘的形式,用人物、花鸟等图案装饰着。百年过去了,堂前西边两间由于雨淋屋漏而破败,台门头也只剩边墙,木构砖瓦全无,旧时的风光不再。
沿着卵石甃成的古道,是叫焦岩头的地方,据说这里曾经是一片古树林,有樟树、枫树、柏树、海棠树等,那是杨氏先人栽植的。大的五个人围不过来,小的也要三人才能抱住,有十几米高,夏日,遮天蔽日,人们在此乘凉、讲白搭,妇人家做着针线活,孩子们在树间窜来窜去,追逐玩耍着。国家大事、邻里传说,都从这里传播开来。到了修筑童燎水库时,这些大树都被砍去,现在只剩下古道边的一棵枫树,独自兀立着。
往东上坡后,再向南走就是杨氏祠堂。
据《台临杨氏宗谱》里的《大宗祠记》载:清代初期,仕贤公避世风之嚣薄,好山水之清音,而迁居此地,繁衍已近二百年了。其后人杨雨亭,素行端庄,持躬勤俭。为慎终追远,创建宗祠以展孝思。但恐需费繁浩,难于起头,就同邦略、邦贤、邦职等族众倡议捐输之举,广出财资,并立总账簿以严支出。日久月长,积累了几年,终于在咸丰元年(1851),建成了祠堂。
由于财力薄弱,建筑风格简朴,没有雕梁画栋、重檐翘角。祠堂坐西朝东,门前是通往杜桥的古道,视野开阔。台门屋为三间二楼,硬山顶,石木结构,北边还接驳一间,有锅灶、水缸,为厨房间。南北巉墙以溪石砌成,东面楼上用板壁披挡。开三个门,中间正门最宽,约1.7米,两侧旁门小些。门坎为条石,两头各压一块石条,呈十字形,外边出头,屋里横头上凿一个孔,当作门板的轴孔。台门里的地面用石子镶嵌成宝瓶等图案。戏台建筑为歇山顶,与门楼相连,宽约4.5米,深约4.7米,小巧玲珑。戏台以石头筑成,高约1.3米,中间一条通道,上铺木板。传说这个通道是给日后有名望的杨后人祀拜祖宗时走的。戏台立四木柱,前梁上还写着旧时的标语,后板壁上写有“财政公开栏”。戏台的藻井是八边形的,层层收缩上去,还画有纹饰。戏台对面是正屋三间,奉祀杨氏先祖。由于主体木构断裂,去年进行重建五间正屋。
杨氏以耕读传家。旧时建有四知堂书院,以纪念杨氏先人清正廉明。有诗《四知夜读》曰:
三秋风再满穷庐,
夜半篝灯读旧书。
二字传家清与白,
肯将利薮换经畬。
民国时有佛头洋书院,由佛头洋富户杨鉴川创办的,五间面的三层楼,坐西朝东,四面坡,两横头一间凸出,成椳头角。道地头铺石板。中间楼下为穿堂,走到屋后去,有鱼池、照壁,地上甃石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附近六村的儿童都在祠堂里上学。祠堂有三间大殿,北边一间住着一户人家,两间当教室。后来学生多了,高小班(五年级)分到金仙寺里读书,由于走读不便,只读了两年后又回到杨氏祠堂来读。时值童燎水库建造,用金仙寺拆下的木料,在祠堂北面造了三间横屋,与台门的楼房相接驳,当作教室。
一百七十多年过去了,祠堂还保持着晚清乡间的建筑风貌。四间石头砌成的台门屋还矗立在青山绿水间。由于雨淋虫蛀,正门上的一架廊檐因雨漏椽烂而披泻,如缺掉门牙的垂垂老者。台门头的门槛,这样交叠的条石砌构,其建筑风格很有特色,是周边祠堂所少见的。台门屋地上的石子甃成的花瓶等图案,面貌古朴。小巧玲珑的戏台,两翼展开的歇山顶如凤凰展翅,可惜檐口有的檩条腐蚀而掉瓦。北边的三间厢房,附于东边的台门屋,这是当初造童燎水库拆去金仙寺时,村民需要把一些屋料运到这里,才建起的。金仙寺的旧料,看不出古刹的特征,只是几个柱础,花鼓形的,素面的,但凸出的弧度上下对称,这个样式,起码是明代以前的物件。
祠堂还随处可见时代的痕迹。台门屋栏杆上还写有“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标语,墙壁上有“严肃活泼”的红字。特别是戏台的横梁上写着一长溜的口号,板壁上是财务公开栏。岁月留下的痕迹,是满满的记忆。
来源: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