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炭、起火、抖壶……夜幕降临,一场飞星夺目的民间绝技“火壶”正式上演,一抬一抖、一转一舞,火焰瞬间升腾,火光璀璨缤纷。
这天,磐安县双峰乡炼火场如期举行炼火非遗表演,火壶则作为开场表演。与以往表演不同的是,表演者中除了村民们熟悉的非遗传承人羊荣地,还有一个名叫周双芬的姑娘。
周双芬,1990年出生,磐安人,曾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后来创业进入美容行业。前段时间,她开始涉足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体验非遗项目。
整场火壶表演差不多5分钟,800℃的炭火在羊荣地和周双芬手中迸发出绚烂壮观的景象。火焰夹杂着火星冲向夜空,犹如万点流星,身穿披风的周双芬在焰火中若隐若现,演绎极致浪漫。
“火壶是一种将操纵火焰的技巧与艺术相结合的表演,烧好的木炭放入杆子两边的铁网,通过上下抖动、转圈挥舞产生火花,如同磐安炼火一样,寓意驱疾避祸和祈求安宁。”侃侃而谈的男人是羊荣地,他是乌龟端茶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磐安炼火项目带头人之一。
羊荣地出身于杂技世家,前两年组织了一支队伍,成员基本上是磐安双峰乡以及附近的非遗传承人。大家在景区和一些乡镇广场进行非遗表演,包括炼火、乌龟端茶、大力士摔跤等。想体验非遗炼火的周双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
作为极具地域色彩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磐安炼火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按照规矩,炼火只能由男性参与。羊荣地解释,这也是出于对女性的保护。此前羊荣地将火壶加入到炼火表演中,以此创新非遗表演形式,他建议周双芬参加火壶的开场表演。
杆子两头的铁网加上木炭重约15公斤,木炭燃烧着熊熊火焰。周双芬表演那天,其实是她第一次点燃木炭的“实战”。
表演前几天,朋友问,要不要穿消防服?周双芬拒绝了。“既然决定要做,就得尽量完美。”她还买来一套国风的衣服。健身教练又问:“要不要给你准备两个灭火器?”周双芬笑了笑。“表面淡定,内心忐忑。”她坦言,自己连续好几晚失眠,一头长发去“玩火”,很危险。
“今天听说有姑娘要上场。”开始前,现场有不少人议论。为了适当保护,周双芬表演时戴着头套、手套和护目镜。谢幕时,羊荣地特意让她摘下头套,让大家看一看。周双芬4岁的儿子在场边大喊:“那是我妈妈!”
表演结束后,周双芬第一句话就是问家人:“我的眉毛还在吗?”虽然做了防护,但星火还是从各种缝隙落到脸上、身上。衣服上有好多洞,脸上、头发上都是灰。周双芬回家后发现,身上还被烫出不少红点。不过让她意外的是,“衣服手臂位置上烫出的洞居然都是爱心的形状”。
上场前,周双芬一直在心里默念羊荣地的话:“不要害怕,要敬畏火。”
初见周双芬时,她穿着蓝色毛衣、白色半裙,给人感觉漂亮、温柔,和表演火壶时的飒爽形象有些反差。谈及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她说是因为一个偶然事件。
去年的一天,周双芬回家看外公,外公今年93岁。她无意中翻到一个竹篮,外公说竹篮有80多年历史。“那一刻我很震惊,80多年前的老物件能用到现在。”
老人、老物件、老房子,原先并不在意的人和物,开始牵动着周双芬。
上半年,周双芬结识在磐安同样关注传统文化的摄影师王辉,两人一拍即合。“不如就从磐安非遗开始。”第一个挑战就上了难度,要“玩火”。他们还邀请了另一名短视频博主吴大安一起参与。吴大安体验炼火,周双芬练习火壶。
“要把15公斤重的工具举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举起来后还得抖动。”周双芬说,因为上肢力量薄弱,她天天去健身房“撸铁”。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训练,周双芬的手臂、腰部都有淤青,手上也磨出了老茧。
羊荣地说,周双芬是他收的第一个女弟子。“无论是火壶还是炼火都需要技巧,更需要勇气,她非常有勇气和毅力。只要有年轻人愿意学,我都很高兴,也很乐意教他们。”对周双芬而言,这次表演让她更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我希望通过短视频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技艺。”她说。
如今,周双芬在磐安安文街道墨林村盘下一间老房,准备在那里继续她的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创作,用镜头记录更多传统文化的美丽瞬间。她也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一起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技艺和文化。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