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哥,我们想到浦江拍摄通济湖,你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吗?”
每过一段时间,就有外地摄影师联系吴小杭。吴小杭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业内人称影哥。他给的建议是,在浦江住一个星期。很少有摄影师做得到,也就很少有人带着满意的作品离开。
从1993年到现在,吴小杭在31年里给通济湖拍了两万多张照片,多次获奖。在他的镜头里,通济湖的春夏秋冬、风雨晨昏都是美丽的,美得如诗如画。
为什么你能把通济湖拍得那么美?众多摄影师追问。吴小杭有点难为情,但还是坦诚地给出了答案——因为我把通济湖当作爱人。
转业回到故乡
对通济湖一见钟情
吴小杭,浦江人,1960年出生,18岁参军。在部队里,他迷上摄影,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摄影系,毕业后回到部队,成为一名新闻摄影干事。上世纪80年代,《人民日报》《人民前线》《解放军报》《文汇报》《金华日报》等报纸上,常有他拍摄的照片。由于表现突出,他四度荣立三等功。
1993年,吴小杭转业回到浦江,在当地电视台任记者、编导。工作之余,他喜欢带着相机到处拍摄。在浦江城西3公里外,有座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通济桥水库,今人多称通济湖。青山如黛,水面如镜,岛屿错落有致,飞鸟悠然掠过,渔民划着一叶小舟,在水面和雾里缓缓前行。看惯了大上海的水泥森林,吴小杭对通济湖一见钟情,把湖当作初恋情人。
凌晨三四点,他拿着相机去拍“情人”。黎明未至,通济湖云雾缭绕,拍;霞光初现,从云缝里透出,照出了青山轮廓,拍;天气晴朗,村民在湖边挥锄劳作,小狗在主人身后紧紧跟随,拍;春天来了,湖边繁花绽放,莺飞燕舞,拍……通济湖从早到晚、从春到冬的美丽瞬间,都被他一一捕捉。
“你天天去拍同一个湖,拍不厌?”妻子不解,吴小杭乐在其中。通济湖里有两棵靠得很近的树,生长的位置很特别。一天傍晚,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电闪雷鸣。次日,吴小杭再去看这两棵树时,其中一棵被雷劈断,他站在湖边,眼里尽是眷恋和不舍。“太可惜了,一棵树的叶子是红的,一棵树的叶子是绿的,像夫妻一样。”11月2日,在家里向记者展示这两棵树的照片时,吴小杭依然情不自禁,一度哽咽。
吴小杭为通济湖拍的组图《九棵树的故事》,影响很大。湖里有个小岛,上面长了9棵树,像一家九口,与周围山水融为一体。2010年12月5日,吴小杭为它们拍下一张“全家福”,清晨,水汽氤氲,9棵树迎风而立,宛如置身仙境。第二年春天,他意外发现少了一棵树。再后来,又少了两棵。吴小杭别出心裁,让岸边一棵枝繁叶茂的树与小岛上的树同框,岸边的树仿佛对岛上的树说:“你们在岛上快不行了,还是我这里好。”当岛上的树剩下5棵时,吴小杭拍下大雾笼罩下的小岛,雾在发怒,似乎在替树发声。树还在减少,鸟儿不再停留栖息,吴小杭拍下远处的青山,那段山脉像咽喉,仿佛在对天呐喊。后来,9棵树一棵不留。这组图被新华社采用,激发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吴小杭成为新华社的签约摄影师。2013年,浦江打响浙江治水第一枪,吴小杭欣慰地笑了,9棵树离去了,其他树得到了呵护。
31年过去,吴小杭还是常常拎着相机来到湖边。现在的通济湖不像初恋情人一样让他怦然心动,而像携手多年的爱人,没有太多的言语,却有深深的牵挂。因为热爱,所以拍摄,经年累月,不言辛劳。这也是吴小杭为什么建议摄影师在浦江住一周,充分了解通济湖,才能拍出理想的作品。
用心用情
拍摄家乡的人物和风景
除了拍摄通济湖,吴小杭还把镜头对准了浦江的普通人、民俗文化、城市角落和乡村。真正的摄影师,应该把身边的人物和事物拍好,吴小杭这样认为。
2014年,吴小杭为浦江县“最美河道保洁员”陈丰流拍摄了一组图片,被全国多个平台选用,他也因此被评为浙报十佳摄影师,排名第一。
在跟拍之前,吴小杭先搜集资料,了解普通村民陈丰流主动请战担任河道保洁员的故事。跟拍那天,他对陈丰流说:“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管我。”之后,他从正面拍下了陈丰流从水里捞起一根大木桩的瞬间。眉头皱成一团,牙关紧咬,手臂上的肌肉紧绷,一个耗尽全身力气的河道保洁员形象饱满动人。吴小杭又从俯视的角度,拍下了陈丰流坐在汽车轮胎上捞垃圾的瞬间,绿水、黑轮胎、红帽子,色彩搭配得当,远看像一幅画。看图的人明白,这样如画般的美景,是河道保洁员们不计艰辛换来的。“拍组照,一定要有情感和细节。”吴小杭还拍了陈丰流中午不回家、吃自带馒头的画面,以及他和儿子小憩的瞬间。河边,陈丰流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儿子穿着雨鞋,是父亲坚定的支持者和小小助手。父子对望,眼神清澈,一个有血有肉的河道保洁员形象深入人心。“拍纪实照片,首先要感动自己,不然怎么感动别人?”吴小杭说。
拍人要用心用情,拍景也一样。浦江白马镇嵩溪村是历史文化村落,吴小杭借来梯子爬上大树,静静等待,当金色的阳光照进村庄、烟雾如带时,他赶紧按下快门,一张绿意盎然、充满朝气的古村图,此后频频亮相浦江旅游推介活动。夏天,浦江花桥乡东塘村的荷花开了,吴小杭拍下两朵荷和几簇水草,画面简洁,韵味十足,诗人杨玫配诗:“因为落下一滴月亮的泪,墨,从黛瓦上洇开来,这张褶皱的宣纸上,才有了一朵墨莲的幽香……”秋天,浦江中余乡方家村村口的银杏黄了,与边上的绿树相映生辉,树下小桥上,两个村民在打捞着什么,吴小杭抓拍下打捞一刻,给照片取名《村口》,好一个秀丽静谧、风景如画的村庄。
随便翻出吴小杭拍摄的风景图,都会感觉像一幅画,或像油画一样五彩斑斓,或像水墨画一样恬淡。这是他的特色——画意摄影,摄影大师郎静山的风格。2007年,吴小杭凭借为通济湖拍的图片,获得了首届国际郎静山摄影奖。
用光作画,画出家乡的典型人物和美好风光,吴小杭还在坚持着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