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开满山岗

“山茶花开满山岗,美丽芬芳溢山坡……”11月3日下午,悠扬的歌声在海拔1250米的庆元县江根乡上杉坑油茶基地响起,浙闽两省边界村民用赛歌的方式表达对产业共富和边界和睦的感激之情。

“1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留守老人在家里唱歌、拉二胡,看起来很欢乐,其实是让人心酸的‘穷开心’,如今则大不一样。”望着满山的山茶花和采摘完的油茶果,上杉坑村党支部书记胡光海无比欣慰。

从部队转业回乡的胡光海,1999年就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全村百姓修路,将原本出村的羊肠小道拓成3米多宽的通村公路。

从2008年开始,村里中青年陆续外出打工,村庄“空心化”严重,山林荒芜,良田闲置,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胡光海看在眼里,忧在心里。

为让自己发展起来,并带动村里留守老人有事干,他尝试过养兔、养鸡、养田螺等,但都因为疫病或销路问题失败。个人负债最多时,达40多万元。

有着军人坚毅的性格,胡光海并不服输。有一次,他到周边乡镇考察时得知,上杉坑村的海拔、土壤适合种植油茶,而且村中有大量荒山资源,于是决定引种油茶打造“花果山”。

发展油茶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2012年到2016年,村里引入外地客商陆续投资种植了600亩油茶苗,但由于前期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最终无法盈利,难以为继。

“看着留守老人过年想给孙子的压岁钱都掏不出,我不甘心。”于是,胡光海跑到温州、丽水,找到在外创业的同村人周家道和郑惟平,三番五次“推销”,并且一起到外地考察。两人终于同意,一起出资接手油茶基地。

有了好帮手,胡光海干劲更足。他前往江西、湖南等地,考察高山油茶品种、市场行情,最终选种白花油茶。

随后,胡光海和两位伙伴成立山茶油合作社,除了在本村流转3000亩荒山外,还从隔壁的后洋村和邻近的官塘乡,以及福建寿宁流转了2000余亩,在浙闽边界发展起5000多亩油茶基地。

2019年,油茶基地少量挂果产出,虽然收入不多,但让胡光海和伙伴们激动不已。从2020年开始,产量逐渐增加,到2023年已收获13万斤茶油,产销收入超1000万元,高山上真正有了“致富金果”。

虽然油茶面积大,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胡光海坚持用传统的人工除草方式。“每年固定工人有58人,施肥和采果高峰期每天用工近200人。”他说,基地尽量用本村人,虽然年龄都比较大,但他们在家门口就有钱挣,干得乐呵呵的。

65岁的周家福与老伴常年在基地做事,两夫妻一年工资加起来有13.2万元。73岁的周惟寿,老伴智力残疾,儿子投资失败,他常年在基地除草和施肥,每个月工资有4000至5000元。他们都充满感激地说:“过年可以给孙子包大红包了,我们享了好时代的福!”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山茶花丛中,歌声仍在飘荡。江根乡党委书记吴至飞说,近三年来上杉坑“高山油茶共富工坊”年发放劳务工资均超3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6万元,这里成了“空心村”的“共富家园”,浙闽边界的“文旅花园”。

来源:丽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