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枚“金钉子”: 一个山村的沧海桑田

9月2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2024年度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技术成果考评结果。其中,江山市莲塘地质文化村由挂牌筹建晋升为三星级地质文化村(镇)。

  在莲塘,可以看到具象化的“沧海桑田”。8亿年前的海底火山喷发,让莲塘村的山谷留下了一片丰富而清晰的地质遗迹,通过这些地质遗迹,可以窥探到长达8亿年的地质历史。

  在莲塘,还有一枚全球罕见的“金钉子”,它的存在,让莲塘在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地质文化中,占据了无法替代的地位。

  在这些闪光的标签下,莲塘,这个位于江山深处的普通山村又将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10月17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八亿年的地质历史故事

  ●全村32处地质遗迹点

  从外表看,莲塘村的村貌与衢州的其他乡村一样别无二致:错落有致的楼房、蜿蜒的水泥路,随处可见的绿色。但是,一旦走出民房集中的区域来到野外,马上就可以察觉到它的特殊之处:这里的石头,很特别。

  无论是高大的山石峭壁,还是路边地面的岩石,都有着深沉的色泽和纹路,昭示着莲塘在地质学上的重要地位。

  资料显示,江山市是我国最早开展地层古生物研究的主要地区之一。莲塘村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不断有地质测量队、院校科研团队来这里,拿着他们看不懂的工具兴奋地敲敲打打、测量记录。

  2019年,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对莲塘村地质遗迹的类型、特征、价值和分布范围,以及开发利用的潜力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调查统计显示,莲塘地区地质遗迹类型覆盖了全部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地质灾害三大类,涉及地层剖面、构造剖面、重要岩矿石产地、岩土体地貌、地质灾害遗迹7类、10个亚类,共计32处地质遗迹点。

  ●全球第65枚“金钉子”

  在众多的地质遗迹中,最具意义和影响的莫过于莲塘村西北侧的“金钉子”——寒武系江山阶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

  为了探索远古地球上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和演变规律,各国地质学家达成共识:采用统一、精确的年代表,并选定一个最标准的剖面,作为各国参照的标椎,这个国际标准就是“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俗称“金钉子”。

  在莲塘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地质科普长廊,记者找到了“金钉子”的由来以及江山阶“金钉子”的确立经过——

  “金钉子”源于美国的铁路修建史。世界第一条跨洲铁路钉下了最后一颗钉子,这颗钉子是用18k金制成,在美国铁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成了重要的地理位置的标志。地质学家就借用了这个名称,将“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这样专业性很强的定义俗称为“金钉子”。如果把地球比作一棵树,“金钉子”就是这棵树的年轮。

  江山阶“金钉子”剖面共有两条剖面:碓边A剖面地质露头保持较完整,地层连续、产状清晰,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1983年起被提议作为全球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候选层型;2005年,地质学家在A剖面之南约200米处新发现碓边B剖面,2011年,以B剖面建立寒武系第九阶“金钉子”的提案得到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批准。由此,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成为了全球第65枚、全国第10枚“金钉子”。

  江山阶“金钉子”既是二叠系与三叠系的界线,又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分界标志,是历史长河中地质年代中最大的3个断代“金钉子”之一,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普价值。

  ●“海底世界”与矿业遗址

  除了“金钉子”,莲塘村还拥有多个特色地质遗迹和景观。

  莲塘村东部毛坞自然村与新塘坞村交界处有一座小山,上面分布着一片岩溶石林——深埋于地底的碳酸盐岩石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中,逐渐出露地表,在长期的流水溶蚀作用下,塑造成千姿百态的石林,岩溶作用使得岩层中的泥质层凸起,灰质层凹进,相间产出,留下清晰的粗细纹理形态,这便是“双塔石林”,由于它最初形成于海底,又被形象地称为“海底世界”。据考证,“海底世界”的岩石成型于震旦纪的湖底,后由于地壳运动沉入海底,是比“金钉子”更为古老的地质遗迹。

  此外,莲塘村历史上曾经采矿业兴盛,在村内多处,可以看到明显的露天矿业遗址,非常壮观。

  地质文化村的“入圈”与“破圈”

  ●历经三年成功晋级

  9月2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2024年度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技术成果考评结果,莲塘村由挂牌筹建成功晋升为三星级地质文化村(镇),成为浙江仅有的5个晋级、入选村镇之一。

  喜讯传来,莲塘村党总支书记徐衍林百感交集。

  “这条路,我们已经走了三年多。”徐衍林告诉记者,早在2021年,莲塘村就开始筹建地质文化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齐心协力努力数年,终于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想要成为三星级地质文化村,要求不低。按照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工作指南(试行)》中的定义:地质文化村(镇)是指依托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乡镇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乡镇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的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

  自2017年以来,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指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组织,联合全国各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和地勘单位开展了21个地质文化村(镇)的示范建设。莲塘村也经过了多次评估,一路“过关斩将”才得以晋级。

  “莲塘村拥有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地质奇观,这是老天给我们的‘金饭碗’,是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财富,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用好这张金名片。”徐衍林说。

  ●让“金钉子”更加闪光

  从莲塘村向北步行约20分钟,就可以抵达江山“金钉子”地质遗迹省级保护区。“金钉子”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15年6月9日经省政府批准确立,按照以保护江山阶“金钉子”等地质遗迹为主要目的,发挥科研科普功能,同时兼具城郊休闲公园的作用的基本定位,规划分三期工程完工,目前已完成一、二期。

  离保护区还有一段路,远远的,就可以看见一座巍峨的江山阶永久性标志碑,整块碑由水泥打造,是一个巨大的数字“9”造型,表示的是江山阶也就是“寒武纪第九阶”。石碑上,刻有寒武纪代表性生物三叶虫的造型,石碑底部则刻着“寒武系江山阶全球层型剖面点位”以及立碑信息。

  绕过标志碑,顺着山体,就可以步行前往“金钉子”地质遗迹的核心保护区。一路上,有许多从江山各地搜集而来的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标本,如“新元古代条带状混合岩”“侏罗纪马涧组砂砾岩”“寒武纪大陈岭组白云质灰岩”等,每处标本都配备了科普石碑和二维码,扫码可以听相应科普解说。

  核心保护区目前不对外开放,但可以从山体一侧绕行路过。那一枚意义重大的“金钉子”,就被钉在了其中的一块岩石剖面上。而在周围的许多岩石剖面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分散的小圆洞,那都是几十年来历代地质学家们在这里勘察时,留下的痕迹。

  “在未来的三期规划中,我们还希望建设一个地质博物馆,并且修建活动广场、停车场等设施,改造入口道路、整治生态环境,真正把这里做成一个配套设施完备的地质景点。”

  ●打造地质文化研学品牌

  在莲塘村,记者看到,在村东西两端的出入口,已经立好了醒目的“中国地质文化村”地标,一块是用通体岩石打造,另一块则采用了与村中“青砖小瓦马头墙”的样式,十分生动直观地展示了莲塘村“八亿年地史,七百年人文”的重要特色。

  在连接两个出入口的主干道上,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围墙改建工程。“这条主干道是村里的‘门面’,以后外地游客来了,我们要拿出最好的面貌迎接。”一位正在砌墙的村民告诉记者,“初步计划是采用白墙黑瓦的风格、让街道和房子更加整洁有序,为以后发展餐饮、民宿等产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而在村中有数百年历史的徐氏祠堂隔壁,一座全新的展览馆正在加紧修建。这座展览馆将承担起为村民和游客科普地质文化、人文历史的重要场所。

  根据当地的特色,莲塘地质文化村设计了2条地质研学路线:一条是江山阶“金钉子”→寒武纪三叶虫化石采集体验区→寒武纪荷塘组与震旦纪灯影组地层界线→双塔石林→西阳山组背斜构造→远古海面变迁史→岩溶柱峰→里家坞农场,串联了莲塘诸多重要地质遗迹点和地质现象;另一条是大塘村寒武纪岩溶洞穴→寒武纪荷塘组、大陈岭组、杨柳岗组层型剖面→寒武纪三叶虫化石产地→新塘坞叠层石产地,该路线以纯地质研学为主,旅游观光为辅。

  “我们还规划了不少互动体验活动,比如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的‘化石猎人’体验区,让大家在体验化石采集的同时学习和了解古生物化石、三叶虫化石、地质历史以及化石采集工作等方面的知识;面向游客的综合体验区,可以摘莲蓬、挖莲藕等等。”徐衍林说,“在我看来,建设地质文化村的终极目标,还是要以地质科学的内涵为根基,打造地质文化鲜明的特色研学和文旅品牌,最终带动村民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富。莲塘村目前村集体经济薄弱单一,仅靠山塘水库出租获取收益,地质文化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我们有建好地质文化村的决心、耐心。”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