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东哲
小雪已至,但雪还未至,真正是个暖和的日子。
一场采风活动,欢声笑语不断。“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恰如其分表达了我们这群赴龙游浦山村采风者的心情。
采风,在文艺界显然不是新鲜事。无论是作家、画家、记者,还是音乐家、演员,要创作出好的作品来,都需要深入民间,收集各类素材,寻找创作灵感。
古人也“采风”,那时候的“风”,主要指的是“诗”。经典中的经典《诗经》,就得益于周代的“采风”制度。但“采风”制度的起源,可追溯到夏代。传说,大禹知道下言难上的社会情况,为了解民情及政弊,开创了“采风”制度。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了解和掌握当时的社会舆论与民情民意,采风势在必行。换句话说,之所以要“采诗观风”,那是治理天下的必要一环,是国之大事,也是为政者的一种必然选择。
经由采风,乡土之音被转化为温柔敦厚、辅助政教的诗乐;里巷歌谣也被整理、修正,承担起翻新传统、激活文化的责任。可以说,将民间文本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于时下的文明创造,是中国文化中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
站在今人的视角,古人的采风更像是田野调查和文化整理。对于当下的文艺创作者来说,仅是采集、整理,可能还无法真正将所见所得内化成创作的养分。如今倡导的采风,是去采风情、采风俗、采风景,是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浸泡在生活里,基于寻根场景去生产内容,去研究本质。
那么,“风”从哪里来?
“风”,从田野来,从人民中来,从最普通的生活中来。
新时代文艺的成功实践不断证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取材和演绎,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表达出来,引发人们的记忆和共鸣,唤起渗透在人们骨子里的文化力量,已经成为当代文艺创作、锻造经典的重要路径。
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深悟“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哲理,深谙“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规律,树立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的雄心,珍视民族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通古今之变、融中外之长,潜心静气创作彰显民族精神气质、时代进步潮流、人民奋斗伟力的精品力作。
当然,指望一次采风活动就能够催生出多少文艺大作问世,显然不切实际。但这采自田野“风”,若是可以长久吹下去,必定会吹进每个人的心窝里。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