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晚报:普陀山有个吟诗画梅的志圆法师

志圆作六言隶书对联

志圆书画“墨梅”

阿能 文/摄

清末民国初年,普陀山有个善画墨梅的普济寺住持、诗画家志圆老和尚。

志圆虽时称为普陀三老,但卓尔不群,远离世俗,闭关自守,独与梅花为友,因而他的事迹少见于普陀山的史料之中,也鲜于世人所知。他的《墨梅图》传世不多,舟山市徐正国博物馆馆藏志圆书画“墨梅图题诗”和墨梅“瘦影当窗”可谓是其《墨梅图》传世之精品。

馆藏志圆书画墨梅

舟山市徐正国博物馆馆藏志圆书画“墨梅”,师承了八指头陀动中写静,以出“冬梅之清绝” 的技法。志圆与黄宾虹交往甚密,常在一起鉴赏品评古画,强调“绘画作品的精神性”。

“墨梅图题诗”识文:“横斜惊出白云间,咫尺天涯水一湾。回首不堪成豪梦,恐无消息到孤山。”

“墨梅图题诗”意取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

墨梅“瘦影当窗”识文:己巳夏月,归隐普陀悦岭庵,以为介福先生正之。

墨梅“瘦影当窗”意取刘寿雅《居室》诗句“瘦影当窗梅得月,凉云满地竹笼烟”,月被梅遮,始见当窗瘦影;烟因竹绾,方生满地凉云。竹得烟愈显其青;梅伴月倍增其俏。明月寒梅,紫烟修竹,朝姿暮态,相得益彰。

两幅墨梅,是志圆老和尚分别于己巳年(1929)春季和夏月,在杭州和普陀山悦岭庵,为介福先生作的。构图疏落有致,画境清新超逸,题款跌宕流畅,很好地与咏梅名句之境界相吻,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八指头陀的戒弟子

志圆和尚,湖南人,是太虚大师、昱山法师的戒兄弟,他们都是八指头陀寄禅老和尚的戒弟子。

八指头陀,清末著名的诗僧,法名敬安,人称白梅和尚、三彩和尚,晚清民国期间,宁波天童寺方丈八指头陀为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八指头陀曾于清光绪元年(1875)、三十二年、三十四年,三次来山礼佛,寄寓普济寺,访洛迦山,作《登洛迦山》《后寺题壁》《禅寂中忆游普陀,得七律一首》等诗。

据《太虚大师自传》太虚的回忆:“那一年首堂的同戒兄弟120余人,未满20岁的也不过四五个。记得排在东边末尾上第二人,只有一人比我还小。坐桌正对面的东单头上第二人,就是昱山,故我认识昱山最清楚,昱山已28岁。又有志圆时时走来就东单沙弥头冲壳子,所以也认得,其余大都糊模了。……昱山原籍常州,读书出身,似曾办些公务。到三十相近,偶然听闻佛法,深感人世多罪多苦,非出家不能解脱,因到普陀剃度。”

志圆在民国36年(1947)任普济寺住持,历三年。西藏章嘉活佛在民国36年4月14日第三次率团朝拜普陀山5天,寓文昌阁,普济寺方丈志圆老和尚集众欢迎。上海公共租界公廨正审官关絅之(1879~1942)虔信观世音菩萨,曾供养志圆闭关。关絅之居士在普陀山打佛七,请印光大师开示,并供养印光大师百金印《印光法师文钞》。

与赵一山、连横等

是诗友

志圆幼年出家于普陀山,清光绪末年(1908)到台湾,未几又回到普陀山。1919年再至台湾,挂单于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初、主祀观音佛祖的彰化鹿港龙山寺、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的台北宝藏寺(石壁潭寺)、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的台北西云禅寺等。

民国十二年(1923)10月,普陀山志圆法师又受灵泉寺住持善慧法师所邀赴台,住于基隆月眉山灵泉寺,为灵泉寺佛学院讲授《心经》。他与前清秀才赵一山及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连横等是诗友。

连横著《剑花室诗集》中有《次韵和志圆法师》诗:“把臂何时共入林,大千世界正沉沉。破魔愿具神通力,救苦先存菩萨心。故国凄凉闻鹤唳,秋江寂寞起龙吟。梅花我亦称知己,流水高山有赏音。”另有《送志圆法师归南海,即用前韵》:“化雨长沾紫竹林,谈禅不觉夜钟沈。一帆明月催归意,百首梅花写素心(法师临别,留示画梅百咏)。尘劫未销惟有法,海天无际且孤吟。他年鼓棹滃洲过,共倚潮头听梵音(余有参普陀之约)。”

与太虚普陀闭关

在《太虚大师自传》中记有太虚与志圆的交往。民国三年(1914),太虚大师“我于六月间先到普陀一次,向了余商定闭关的办法及看定闭关的房子,住了十余天。时昱山已闭关在山上般若精舍,志圆则在山中的悦岭庵闭关,豁宣亦寓般若精舍中度夏。我或访昱山与志圆外,或阶豁宣访印光法师于后寺藏经阁,每每清谈竟日,身意泰然”。八月,再上普陀山寓锡麟堂,携带了十余箱笼预备要看的经书,与了余商谈决来山闭关事宜。十月,掩关于锡麟堂,赋《闭关普陀》四律。太虚在山上闭关时常与志圆、昱山诗赋往来,当时称为普陀三老。

太虚于民国三年到普陀闭关潜修,在未到普陀以前,他先和师兄志圆和尚通信,请他帮忙觅地方闭关自修。志圆和尚替他找好关房后去信请他来闭关,太虚到山上先去锡麟堂去见他受戒时的引礼师,后在锡麟堂闭关三年。

来源:舟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