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明
现在,家家户户煮饭、烧菜,完成各项炊事,大都用电饭煲,燃气灶或电磁灶、微波炉等,电费、燃气费等在绑定的工资卡自动扣付,既高效、干净、便捷,又省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为每天煮饭、烧菜等,“农业户”还需占用一个人的工夫坐在大灶口烧火;“供应户”还需发煤炉。
如何快捷把煤炉发起来?农村里的人都烧大灶,对此可能比较困难,城市里的孩子大都是发煤炉的能手。如果有火炭,发煤炉是很方便的,但那年代,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大都没有火炭。发煤炉,都先得把煤炉拎出屋外,倒出炉内的煤渣及渣屑;再准备好引火柴、发火柴、煤球,扇子。引火柴需劈得细小,能用纸团或纸板或刨花柴点得着;发火柴则需粗一点,要耐烧,能燃着煤球。柴最长斩断到煤炉口直径的长度,能横着放进煤炉,能平铺整炉。
一切就绪,先点燃纸团或纸板或刨花柴之类,燃起引火柴;再放进发火柴,扇几下;当发火柴燃起、火焰高起时,放进煤球,用扇子使劲扇,若天气有风,煤炉通风口对着风吹;直到煤球燃起,没烟了,煤炉才可拎进屋里用。为煤炉通气、火旺,需用一根细铁杆往炉栅四周通几个孔,这叫“通煤炉”。
准备每天发煤炉需要的引火柴、发火柴,是平时较麻烦的一件事。有时,没柴了,去山里采些松子,当发火柴是蛮好的。煤球用完了,去城里煤球厂买,用担子挑到轮船里或埠船里运到家乡码头,再用担子挑到家里。我们还常常用积剩的煤灰拌水捏成煤球,晒干,再用。冬季,手捏湿淋淋的煤球,特别冷啊!
后来,煤球厂发展成煤饼厂了,发煤炉前,炉底垫一个煤饼渣,加换煤饼时把底下的煤饼渣钳出,这样恰到好处,又节约煤饼。加换煤饼时,要对准底下的煤饼孔,这样通气,易于燃烧、燃尽!
后来,我独自一人在农村离家六七公里的学校任教时,学校没宿舍等,那年代又无交通工具,放晚学步行回家已较晚,周边也无饮食店之类,要解决吃饭问题,也需发煤炉。
发煤炉,平添了我们那年代许多麻烦、时间和体力,说给现在年轻人听,似乎是大头天话。
来源:绍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