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日报:六尺巷火了,越城让檐街能否原址激活?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最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安徽桐城市中心小广场上的六尺巷,再一次火遍全网。然而,与六尺巷有关的故事以及“让墙诗”不具有唯一性,在全国有多个地方、多种版本,其中在越城区就流传着一则绍兴版“六尺巷”太平弄的故事。其实,绍兴越城历史上有一条让檐街更能作为谦逊礼让、与邻为善的典型,而且它的历史更悠久,传承更有序,价值与意义也更重大。但是,如今知道让檐街的人并不多,因此有必要在这里做专题分享。

据嘉泰《会稽志》载,汉太中大夫陈嚣宅,在会稽县治东二里。初,嚣与纪伯为邻,伯窃嚣藩地以自益,嚣见之不言,益徙地与之,伯惭惧,亦归所侵地,乃使原来狭小的街衢成为大道。结合虞预《会稽典录》、谢承《后汉书》等相关文献记载,可知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西汉山阴有一个名叫陈嚣的人,他家的宅地和邻居纪伯家的地以一道竹篱笆为界。晚上,纪伯偷偷地将竹篱笆往陈嚣地里移动,为的是扩大自家的地块。陈嚣察觉后,非但没有和邻居争执,反而将篱笆再往自己的一方移了一丈。纪伯见了非常惭愧,不仅归还所占土地,而且也将自家的篱笆往后移了一丈,后来变成一条宽过三丈的街道。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会稽太守周君曾刻石旌表,号曰义里长檐路,后习称让檐街。

陈嚣,字子公,西汉时会稽郡山阴(今绍兴)人,从小品德高尚、乐于助人。三国时期的虞翻曾点赞好评陈嚣,“渔则化盗,居则让邻,感侵退藩,遂成义里,摄养车妪,行足厉俗,自扬子云等上书荐之,粲然传世。”除了居则让邻,虞翻还说到陈嚣渔则化盗、摄养车妪的善行义举。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可是,陈嚣却坚持将做好事进行到底。因此,在他七十余岁时,因道德信义高尚,可整顿轻薄庸俗的社会风气,而被宗室大臣刘向、黄门侍郎扬雄举荐给汉成帝刘骜,刘骜把他当老师一样对待,官至太中大夫。

让檐街位于‌绍兴古城都亭桥以南,即今新建南路南端,北起鲁迅路、南至延安路的一段道路。自汉代以来,陈嚣的宅第与让檐街一带便作为礼让美德的代表,留下传世美谈,日渐成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典范,赢得后人一系列的歌颂与赞美。

据嘉泰《会稽志》记载,绍兴府城曾有礼逊坊,即以陈嚣逊地名;有竹园坊,即以陈嚣竹园名;此外,还有竹园桥等。北宋华镇在《陈大夫宅》一诗中说:“邻里相欢起美谈,通衢高柳碧鬖鬖。至今风俗称虞芮,目击岐周始自惭。”说陈大夫的让檐美谈,至北宋仍发挥着良风善俗的教化感召作用。

南宋状元王十朋曾任绍兴府签判,留有著名的《会稽三赋》,其中《会稽风俗赋》云:“陈子公还侵地之藩。”特意赞扬了陈嚣以逊为行的善举。元朝知名学者许名奎编写的《忍经》,将“陈嚣让地”作为忍让的典型案例,编入书中。清编《浙江通志》记载绍兴有乡贤祠,“祀陈嚣以下三十人”,可知乡人已将陈嚣入祠祭祀。经查询,与陈嚣让檐有关的成语或典故就有一丈益邻、拔藩益地等。

据《道光会稽县志稿》记载:“(长庆寺)在府东南一里二百二十八步,唐永徽二年建,本汉尚书陈嚣竹园,因号竹园寺,唐会昌废,周显德五年僧德钦重建,号广济院。大中祥符元年改称长庆院。”长庆寺曾为绍兴八大寺之一,因临近鲁迅故里,鲁迅小时候父母怕他难以养大,不满周岁时,就把他抱到长庆寺,寄名为住持和尚龙祖的弟子。

在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上,列有让檐街的地名,位于都亭桥以南,马坊桥以北。民国二十八年(1939),绍兴县政府地政处测绘的《绍兴县县中都地籍一览图》上,也列有其名,可见民国时让檐街的街名仍被沿用。如今,街名虽废,但其街犹存。

让檐街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谦逊礼让的美德,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与重要的教育宣化功能。在绍兴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或鲁迅故里扩建过程中,如果能够恢复让檐街的美名或先在街口立一碑石以记其事,我想对于弘扬中华民族崇尚礼义、讲究谦让的传统美德,以及传承古城历史文化,促进旅游事业发展都会产生重要意义。如果恢复、宣传得到位,让檐街有望成为下一个火遍全网的“六尺巷”。

清光绪《绍兴府城衢域图》之让檐街。

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