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帘子扇

陶宗令

每到骄阳似火、酷暑难当的盛夏,古人是如何纳凉消暑的呢?办法当然有,比如冰块解暑、扇扇生风、冷饮消渴、屋顶淋水、头枕瓷玉、竹夫人贴肚等。但这些方法除了扇扇子便于普及外,其他的不仅操作麻烦、条件受限,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扇子的会意字为“翣”,是谁发明的并无令人信服的记载。猜想在蛮荒时期,大的树叶或比较完整的树皮应该就是最原始的扇子。后来随着人们的脑子越来越活络,扇子也就由原生态逐渐变成手工制品、饰品甚至机械类工具了。

而在一般的文字资料里,扇子通常被称作“摇风”“凉友”或“便面”,这是昵称,是从功能和情感角度说的。若从具体的材质和形制来分,则有蒲扇、篾扇、团扇、折扇、羽扇、油纸扇、芭蕉扇、绢帛扇等。

不管扇子的种类如何五花八门,在没有电的年代,要用它扇风取凉,就只得全凭人力驱动。然而,扇出来的风是凉的,但扇扇子本身却会使人体发热,并且扇久了还会手酸胳膊疼。这不仅不符合“科技解放生产力”的旨义,同时也与“君臣佐使”的等级观念相悖,所以帝王将相、达官显要以及富人是用不着自己扇扇子的。所谓“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就是这种主尊奴卑的真实写照。

好在到汉代出现了一个转机。当时长安城里有个叫丁缓的能工巧匠发明出一种叫“七轮扇”的人造风扇,七个木轮相连接,轴上装了扇叶,轴心上拴着绳索,仆人只要拉动绳索,扇叶便被带动旋转而扇出一阵阵“满堂寒颤”的凉风。这个发明不仅大大地减轻了拉扇者的体力,还提升了扇子的效能。

多亏《西京杂记》把“七轮扇”的事由记载了下来,否则后人是难以知晓的。说到这里,笔者也想到了一种可与“七轮扇”相媲美,现在已经销声匿迹的人力风扇,姑且就叫“帘子扇”吧。

那时我还在学龄前吧,有一次父亲带我到十字街口的剃头店剃头,刚进门就看到有个小哥哥坐在门槛里边的短条凳上,一下一下地拉扯着一根绳子。抬头一看,原来是大堂上方的横梁上悬挂着一块被几个滑轮控制着的类似横卧的帘子样的“大扇”,通过小哥哥使劲地拉一下、松一下,帘子就飘荡一个来回,产生的风便从空中“呼哧呼哧”地扇了下来。

当时新中国成立还没几年,我们小县城的百姓,除了对主要街道上那几根稀稀拉拉的木质电线杆顶端的灯泡一入夜便会发亮而感到惊讶、赞叹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与电相关的概念了。至于电机、电器乃至家用电器,更是连想都没有想过。

大堂很安静,悬挂在横梁上的帘子一个来回一个来回地飘荡着,差不多所有的剃头客就认为有风“呼哧”到了自己的身上。至于风大还是风小,凉快还是不凉快,则都没有在意。反正那个小哥哥在拉扯绳子,帘子在飘荡。

后来,有了电风扇,再后来,有了空调。电风扇吹出来的风不知道比帘子扇扇出来的风凉爽多少倍,而空调就更不用说了。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对当年十字街口那家剃头店的帘子扇记忆犹新,有时甚至会恍惚中觉得那个小哥哥还坐在短条凳上一下一下地拉着绳子,帘子扇还在一个来回一个来回地飘荡……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