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坤 文
“我的故乡村东头,有一口古井,究竟修于何年,已无从查考了。古井里的水,清凉可口,没一丝咸味儿。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到这儿取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醇美的乳汁,养育平原上的儿女。”
“当病人痛苦的时候,天使的微笑,是一支无声的歌;当病人高兴的时候,天使的微笑,是一首朦胧的诗;当病人康复的时候,天使的微笑,是一幅动人的画。”
“望着湖中那秀丽多姿、飘逸雅典的荷花,想起参军时母亲特意给我买的金鱼恋荷图洗脸盆。那盛开的红荷,仿佛是母亲的微笑;阵阵荷香,似乎是母亲的叮咛……”
读着乔秀清散文集、诗集里的这些句子,语言是那么的纯美清丽,意境蕴含着饱满的深情。
1
日前,乔秀清将刚出版的散文集《义门秋雨》、诗集《滹沱帆影》签名赠给我。此前,他已出版散文集《柳笛》《洗脸盆里的荷花》、诗集《彩雪》。阅读他的作品,更激起对他的感佩之情。
乔秀清,笔名樵夫。1965年入伍,解放军总医院原政治部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他生长在冀中平原,是滹沱河水喂养大的农民的儿子。
乔秀清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大部分是写乡情乡味,乡思乡愁。“小时候,刚谙人世,我听说家乡出了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作家孙犁。我家离孙犁故里很近,孙犁大师却离我很远”。乔秀清仰慕孙犁,崇拜孙犁。从当战士起,他就追随孙犁的足迹,开始文学创作,即便走上领导岗位,工作之余仍坚持创作,辛勤耕耘。退休后,他依然笔耕不辍。
他的散文《古井》,1983年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后,被编入全日制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洗脸盆里的荷花》获冰心散文奖。著名作家周明称赞其散文,如同滹沱河畔的荷花,形成了一片片纯净美丽的风景,让人回味无穷。对他的诗歌,著名作家王宗仁评价:品读乔秀清的诗作,不能不被诗人的过人才气和情真意切、浪漫潇洒、铿锵豪迈的诗风、诗韵所打动。
2
我与乔秀清有着40余年的交往。他比我年长11岁,有5年的共事经历。那时,他既是我的直接领导,又是同事、战友。我的文学爱好,受他的直接影响,并得到他的指导帮助,可谓亦师亦友。
1983年夏,我调到总后勤部政治部办公室,从事政工研究。乔秀清当时是政工研究组组长,他面目清秀,戴一副眼镜,显得斯文儒雅。当时我在办公室年龄最小,尚未成家,在工作和生活上,他总是像兄长那样关心帮助我。
经过一段时间接触,我发现他爱好文学,业余时间总是在写作,时有散文见诸报刋,很羨慕他。有一年春节假期,他应一家报纸副刊之约,写一篇数千字的散文《正月十五雪打灯》,赶在元宵节发表。因时间紧迫,他完成初稿后反复修改,同时叫我帮助誊写。稿子邮寄后,闲聊中他对我讲,在总部机关工作,尤其是综合部门,要有文字功夫,会写各种文体。可通过写些文学作品,提升自己。“你家乡玉环是海岛县,从小在海边长大,有故事。”
受乔秀清的启发,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赶过海,在海塘放过牛,凌晨退潮时,在洒满晨光的海滩上刨过贝类花蛤。于是,我试着写了《黎明,在海堤上》《海滩,拥抱着大海》等散文,经乔秀清润色,见报了。我初次尝到了甜头。
3
令我难忘的是1985年春,我第一次跟乔秀清到西安某研究所调研。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长年深入部队一线,帮助解决基层遇到的实际问题。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者阴山“两山”还在作战,他们深入前线,研究解决后勤供给遇到的难题。
我们白天、晚上连续找人谈话采访,参观实验室,然后进行综合分析,赶写调查报告。回到北京后,对该研究所为部队服务的事迹先以“政工信息”的形式上报,引起了总部首长的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宣传该研究所的事迹。
至此,我们仍觉得不过瘾。在乔秀清指导下,确定两位典型人物为创作对象,我俩各写一篇报告文学。乔秀清写女高级工程师王秀珍,以深入边防海岛,解决洞库弹药防潮问题为题材,题为《大海的女儿》。我写高级工程师陶建鹏,以解决前线熟食前送及供水问题为题材,题为《中国的阿波特》。两篇作品均在《后勤文艺》发表。通过宣传部门扩大对该研究所的宣传,最终上级给该研究所记集体二等功。
这趟出差,我们收获满满。
4
正当我渐渐熟悉情况,希望常跟乔秀清出差,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没想到,他于1987年调到解放军总医院任职。在政工领导岗位上,指导文件起草、撰写工作报告、抓宣传报道等都是他的职责范围。长期伏案的工作,导致他患上颈椎病,神经压迫,致使双手麻木。
1989年春节,我登门看望他,临别时,他不像以前那样送我到楼下,只在门口招了招手,歉意地说“我的腿不好使”。我意识到他的病情加重,已影响到行走。春节过后,他做了手术。正好我要去黑龙江大兴安岭农垦部队代职,临行前去医院探望。只见他躺在病床上,还插着输液管、氧气管等好多管子。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了看我。见此情景,我的眼眶蓄满泪水。
27年后,乔秀清做了第二次手术。我关心他的术后情况。他叹息道,动了两次手术,手指麻木有所改善,但总体效果不佳。难以想象,几十年来,他忍受着病痛,以坚忍的意志,坚持拉“两套马车”——工作和文学创作,不停歇地前行。他对生活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每次与文友聚会,他都会朗诵新创作的诗文,与大家分享。
“蹄声惊起东山月,汗水洗去西山霞。终日辛劳却无语,从来不想让人夸。”这是乔秀清《颂牛》组诗的一首,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赞颂牛的品格,也是其心迹的表露。
“在谦卑者面前,我显得更加谦虚。在高贵者面前,从未低下自尊的头颅。”这是诗人的傲骨。
诗人的心境并不孤独:“孤独的时候,我就写诗,让诗给心灵安上翅膀,去寻觅知音。寂寞的时候,我就听歌,让歌给心灵伴唱,心随歌狂舞。”他的十首组诗《天使的微笑》,就是在第一次手术后出院不久,颈部还戴着护颈的脖套,在小区散步时产生灵感写的,在《解放军报》刊发,获“总后勤部创作奖”。
结识乔秀清,我是幸运的。在职时,我们各自忙碌着。退休后,重聚机会多了。只因文学结缘,才一起走到今天。每次相聚,聆听、拜读他的作品,都能触动我的心灵,如发出光和电,产生一种精神力量!
来源: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