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和合圣地碑 杨 辉摄
清《和合二仙图》 图源:天台和合人间文化园
杨供法
世界上被称为“圣地”的地方很多。要明白什么是“圣地”,先要了解何谓“圣人”。
“圣”的甲骨文,象形是一个人竖着耳朵听人讲话,本义指听觉敏锐的人,引申为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并有极高成就的人,也引申为具有最崇高的人品和最广博的智能、学识的人。战国时期的孟子说:“大而化之之谓圣。”(《孟子·尽心下》)也就是说,如果谁提出伟大的思想,或具有高尚的道德,其思想或道德大行天下、教化世人,则为“圣人”。而与圣人有重大关系的地方,都可称为“圣地”。如中国山东的曲阜号称儒家圣地,是因为那里是孔子故里、儒学发源地。
不过,这里先要说明的是,儒、释、道三家关于“圣人”的说辞并不相同。通常来说,圣人是儒家的范畴,在道家相似的地位以“真人”称之,而佛是大乘佛教最高位。因此,诞生圣人、真人、佛及其思想之地,或者他们长期生活、宣教之地等,都可称为“圣地”。
台州,因天台山而得名。这里钟灵毓秀,有秀丽的山水风光,更有历代神僧高道于此隐修。而台州之所以被称为“和合圣地”,与天台山的两位高僧隐士有关。
相传,唐朝有一位诗人,不知姓氏,只知来自长安(今西安),年轻时屡试进士不中,便隐姓埋名,来到天台山,隐居在天台寒石山的山洞中,自号寒山子。寒山子形貌憔悴,身穿破衣烂衫,头戴桦树皮帽,脚踏大号木屐。他在洞内洞外阅读经书,或者在石头、树上刻写自己的诗歌。
有一天,国清寺丰干禅师在山道上行走,忽然听到有小儿啼哭。他寻声望去,看到一个小孩孤单一人,便将他抱回寺内,取名“拾得”。丰干让拾得看管佛台上的香灯,他却端坐在莲座上,与佛对食,怡然自乐。有寺僧看到此情景,勃然大怒,罚拾得到伙房干活。
就这样,拾得与寒山在天台山相识后,非常友好。拾得总是把伙房里的剩饭剩菜装在竹筒里,待寒山来国清寺,就让他带回果腹充饥。每当拾得和寒山在一起,两人就非常快乐,他们谈笑议论,题诗唱偈,或舞或歌,亲过兄弟。
到了唐贞观年间(627—649),有一位叫闾丘胤的,到台州上任后,来到天台山,见山上树木、石块以及居所的墙壁上,留有寒山刻写的诗文。他命人抄录下来,共600余首。流传至今的还有300余首,晚唐徐灵府将此编辑成《寒山诗集》。
岁月如梭,中国历史翻至大清时代。清王朝兴起于关外的满族政权,它在入关之初曾遇到汉族的强烈抵抗。经过几朝经营,经济走向繁荣,至雍正即位,对实现民族融合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雍正编辑了一套《大义觉迷录》,倡导“天下一统、华夷一家”的思想,并下令“通行颁布天下各府、州、县、远乡僻壤,俾读书士子及乡曲小民共知之”。不过,在民众识字率极低的古代社会,倡导民族和解融合的思想尽管是进步的,但凭借书籍或科举传播的效果依然有限。
雍正十一年(1733)三月十四日,清世宗(即雍正皇帝)颁布谕旨,敕封唐代台州的两位高僧:“寒山敕封妙觉普度和圣大士,拾得敕封圆觉慈度合圣大士”。雍正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这不仅是看重寒山拾得之间的关系亲过兄弟,更重要的在于,《寒山诗集》蕴含典型的三教和合思想。
在近来的寒山诗研究中,很多学者也读出了寒山诗中浓郁的和合精神。
一首寒山诗,大多蕴涵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我们以第一篇为例: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其中的“护净”“悭贪”“恶业”“真性”“佛身”等,均为佛教概念,最后的“急急如律令”,既是汉代公文末尾的例行用语,也是道士画符末尾的常用语。一首短短寒山诗,寥寥数语,涉儒、释、道范畴,蕴含三教合一的思想。
总之,雍正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既然异姓的寒山与拾得,能建立起胜似兄弟的关系;异质的佛与儒、佛与道文化都能融合发展,以致三教合一,那么汉族与包括满族在内的少数民族之间,也理所应当能建立和睦共处、共融发展的关系。如此,将倡导三教合一、民族融合、社会包容的统治意图,成功地植入民间的“和合二仙”信仰之中,通过民间信仰洒向社会大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包容、民族融合和社会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稳固清王朝的政权。
同时,在台州诞生的《寒山诗集》,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家,以诗歌形式将蕴含其中的开放、包容思想传播中外,润泽四方,符合孟子“大而化之”的标准。
这一切的发生发展,传达的正是一种追求“身心和合、人际和合、天人和合”的精神,为台州被称为“和合圣地”造就了历史机缘。
来源: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