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日报:相逢定是曾相识 ——读《龙泉师范·金沙路21号》有感

范伟锋 /文

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琵琶女,写下名篇《琵琶行》,其中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传颂千古。

两人之前不相识,却因彼此遭遇类同,像朋友一样彼此感慨。

阅读也是相同的道理。我们时常感叹书中人亦是自己,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而当书中的真人真事,与自己成长、生活差不多,更是相见恨晚。

读《龙泉师范·金沙路21号》,就是这样的感觉。

《龙泉师范·金沙路21号》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收录70余篇龙泉师范师生撰写的文章,讲述了他们在龙泉师范工作和求学的故事。这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集中展示了师范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面貌。

该书主编周大彬,原为龙泉师范932班学生,现为浙江省政协《联谊报》记者。我与周大彬未曾亲见一面,但在微信上已交往多年,也算曾相识。他主编《联谊报》读书版,我拜读的同时,被他录用过几篇读书评论。他独树一帜,给中稿者邮寄样刊是用毛笔字书写信封的。收到后,让人由衷欢喜。年前,我收到他的新书《故乡事:教育·司法档案寻访记》。读后,感动于他怀念亲人之情,钦佩于他挖掘家乡文档之心。可以说,他是读书人,纯粹率真执着。也正因为此,才有这本《龙泉师范·金沙路21号》。

我也曾是一名师范生,就读于浙江省黄岩师范中等学校。书中所提到的故事,我基本都懂。黄岩师范比龙泉师范历史还要悠久,两者归宿都一样,最后都撤并了。

尽管我没教几年书,就到另外系统工作,但我时常想到那段青春时光,时常想起橘乡风情、九峰山水,时常以母校为荣。母校几次校庆都邀请我,我都去参加。虽然过去了二三十年,老师们都还认得出现在胖得很的我,那一瞬间笑与泪并存。母校也印过一些简单的回忆录,我写的一篇也入选其中,但的确还是《龙泉师范·金沙路21号》厚实。

有人说,怀念是最安静的动词。特别是得而复失的东西,心中总是无限回忆。周大彬发起“为龙泉师范立块无名碑”的倡议,当天就收稿六篇,一个月收到近百篇。速度之快,足见他们对龙泉师范的情深。这些文章中,有的讲起在校学习工作生活,有的忆老师,有的忆友情,甚至有的写了年少懵懂恋爱二三事。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叫姜金富的,一人就写了三篇文章,为母校谱写了两首曲子。从文学角度来说,也许有些文字略显粗糙。可那些苦、那些乐,与其说是向人不加修饰地倾吐过去,倒不如说是在自唠自絮。这样语无伦次才是情到深处,朴素自然尽显浓。

这还是一本铭刻时代之书。龙泉师范1975年创办,2000年转制撤销,前后存在25年。回头看,中等师范教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为解决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等作出巨大贡献。由于实行免费教育,上学发放基本生活费,而且工作有保障,即成为吃“国家粮”的“公家人”,对一部分优秀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有着强烈吸引力。我是村里第一位“鲤鱼跃龙门”之人,属于国家任务生,学费较低,每月有饭票补贴,毕业还包分配。而同班许多同学是委培生,要交不少费用。之前,龙泉师范与其他同类学校一样,也招过工农兵学员、开设过民师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扩招、教师教育体系改革重塑,中师教育不可避免地衰落,所有中师学校在2000年以后被停招、改制、合并或升格,退出历史舞台。这段浓墨重彩的中师“黄金时代”,是一曲余音袅袅的骊歌佳话。此外,该书还附加了有关金沙塔的史志钩沉记录。《我与金沙塔》一文叙写了复建华严塔的过程,体现当代的文化复兴,更彰显了“北敦煌、南龙泉”之说的肇始地——金沙路21号,是个福地,是个不简单之地。

“相聚龙泉金沙寺,留下青春美容颜。难忘龙师校友情,渴望重逢再相见。”这首《龙泉师范校友之歌》,经久回荡。相信,《龙泉师范·金沙路21号》读后,你会有所感触,有所收获。

来源: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