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聪琳/文
10月23日,“2024非遗影像展”在开化县开幕。活动期间,非遗保护、影像记录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非遗影像的理论与实践》《非遗影像叙事的创新与反思》《非遗影像成果的传播能力建设》等议题展开对话。仔细分析这些议题,不难发现,无论是对拍摄技术更迭创新的思考,还是对非遗影像作品拍摄内容与角度的探讨,都围绕着非遗的传承、创新这个时代发展大趋势。本报记者撷取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一
发言主题:
《关于非遗传承人影像志的“志者”问题》
非遗传承人影像志,需要“两条腿”走路
●鲍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影像志”的定义。影像志是随着数字音像工具普及而兴起的新学术领域,它融合了音像技术与中国传统“志”学的精髓,并借鉴了影视人类学120年的学术成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史”是纵向记载历史,“志”则是横向记录地方的各个方面。影像志正是音像与“志”的结合,它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将音像与“志”有效结合。而影视人类学是现代人文科学中唯一以音像为本体的田野研究学科,拥有120年的学术历史。影像志可视作影视人类学的扩展,以具体人的生活世界为研究对象。
影像志应当如何设定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我们主张,影像志借鉴影视人类学相关成果,以具体人生活世界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源自现象学家胡塞尔,指的是从具体人出发,涵盖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衣食住行、职业、娱乐等。
我们用7个关键词定义影像志制作方法:摄影机、录音机、剪辑机、志者、志主、生活世界、田野工作。
摄影机、录音机、剪辑机,它们是影像志制作工具,一部智能手机也兼有这三种功能。“志者”是影像志的制作主体,也可以说是集导演、摄影、录音、剪辑等于一体的统一称谓,这些角色可由一人承担或多人承担。片责自负,与影像志作品著作权相关的一切责任由“志者”承担。“志主”是影像志的主人公,也可以说是主要演员。
“志者”选择具体人作为拍摄对象,征询意见,达成合作共识后展开田野工作。拍摄从日常生活场景开始,逐渐拓展,最终剪辑成影像志作品。影像志作品是“志者”和“志主”合作的成果,体现了双方的交互主体性,既是“志主”生活世界的展示,也是“志者”创造性的表达。
为什么做影像志?因为影像志让具体人登场,完善现代人文科学,充实和扩张世人的生活世界。未来,影像志可能与人文科学的专科领域结合,开创专科影像志学,如民族影像志学、社区影像志学等。
非遗传承人影像志就是一种专科影像志,它以非遗传承人为“志主”,记录和呈现其文化传承与创新。不同专业背景的“志者”会影响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按非遗传承人影像志生态系统建设的视角,它需要两条腿走路,既需要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背景的“志者”,也需要新闻与传播学背景的“志者”。
二
发言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数字化展演设计》 以“记录人+设计人”思维开展非遗传承工作
●叶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当下,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现代与传统的陌生,学术与生活的距离。我们希望实现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让现代人认识传统文化;二是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从现代的文化创新应用的角度观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从田野纪录、研究分析、设计应用与传播等方面介入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工作。
非遗文化的纪录是以“人”为中心的非遗文化叙事,这就要求创作者关注环境空间、仪式、物形、社群等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影像记录涉及人、行为、空间和媒介,而非遗研究则会涉及形态、叙事和信仰。
我的研究领域包括交互媒体设计、虚拟现实艺术、文化遗产数字化与影像记录。近年来,我们团队的代表性作品涵盖了虚拟现实艺术设计、互动媒体艺术设计、数字演艺设计和科普数字体验设计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大岭村“龙舟节”》VR纪录影像、“河源忠信花灯”数字化与记录、“2022北京中轴线鼓楼沉浸影片《共鸣》”、沉浸互动体验项目《幻影赣戏》等。
我认为,影音记录包括田野研究、收集素材、创造信息、存留和传播、共情和分享。“数字化田野”则更在于我们如何获得信息数据以及如何记录信息数据,这涉及以人为核心的设备技术和观察、影音捕捉、剪辑、表现的途径。
非遗文化的数字展演设计包括模拟、阐释、表现和体验。面向非遗传承的数字媒体设计可以跨越时间和地理的隔阂,让人们理解、接受、欣赏和使用非遗。数字非遗的跨界叙事设计,更涉及跨学科的视角、概念、思维、方法和媒介,需要跨学科的价值判断和跨领域的创新效果分析。
我们应该以“记录人+设计人”的系统性思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实现非遗的数字媒体设计,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
三
发言主题:《基于非遗展示载体的影像传播》 影像记录结合数字技术,展现百双技艺之手
●郭艺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任、馆长
位于杭州之江文化中心、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全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这里,不光陈列着众多的非遗展品,更接续着一片人间烟火。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我们致力于确保非遗的生命力,这包括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
浙江省自2015年起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我们拥有196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167位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记录。我们的目标是为后人留下最完整、真实、系统的文献资料。为此,我们建立了专门的传承人记录档案室,并按照一人一柜的形式保存记录的视频、图片、文本档案。目前,浙江省非遗数据库已收纳影像资料21265条。
我们采用影像记录结合数字技术的优势进行设计转化,以此来丰富非遗的内容信息与展示方式,增加多样的创意体验。我们通过两年时间跟踪采集,实录了500多双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之手。这些手粗粝沧桑,体现了他们择一业终一生的职业坚持,也反映了中国人的造物智慧。展馆通过数字影像的运用,呈现“非物质性”的动态过程,形成百双技艺之手的影像墙,使观众产生直观的感受。
非遗展陈针对非遗活态的特性,需要展现人和非遗事象的过程性。为了让展陈内容更为丰富,我们引进AR导览眼镜,它让非物质中的隐性成为显性。可以说,随着技术对内容的研发转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以有限展无限”的目标,在当下已逐步成为现实。
数字化的“虚和实”,使观众产生真实感受的同时,也延展了文化性。一方面,非遗的过程性是阐释非遗的重要方式,数字技术的运用为非遗影像采集和保存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数字运用是转化非遗资源的手段,通过科技再现非遗的文化内涵,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赋能,非遗成为创新力的引擎,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并作用于当下生活。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