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研融合创新 铸就校地合作新典范

健康是民生之本。10年前,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全国新医改浪潮中,在我省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的推动下,浙江大学集结优质医疗资源,在浙江区域改革开放先行城市义乌,创新体制机制、名校名城合作,创办了首家异地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浙四”),这是全国唯一诞生在县域的省级三甲大学附属医院,也是全国最年轻的三甲综合医院。这颗医学的种子由此生根发芽,开启了一座城市乃至浙中区域卫生健康现代化的“加速键”。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2024年10月31日是浙四建院十周年生日,该院举全院之力、汇医疗资源,用近万个免费号源回馈浙中人民。在上周六举行的“华夏之声”医学科技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多名院士、海内外知名医学专家、学者集聚义乌,共同见证浙四仅用7年建成三甲医院,实现“三院一体”医教研管协同发展的卓越历程。

回望浙四“从无到有、从有向优、从小到强”的10年追光路,这座最年轻的省级医院带着高远使命愿景,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院,紧紧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积极探索省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县域的模式,打造浙中卫生健康领域“医学高地”、国际医学人才培养“战略基地”和医教研融合“科创高地”的“浙大新范式”。10年时间,浙四交出一份优异答卷,连续4年蝉联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级,排名位居全国前5%,成为具有年轻活力、进步快、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大学附属医院,为校地合作共赢树立了县域典范。

十年创牌: 优质医疗赢得患者好口碑

“之前看到医院将在十周年院庆时举办10万个号源免费送大型义诊活动,我马上就给家里人抢了门诊号。”义乌市民叶女士的母亲近期体检时发现双眼有白内障,她第一时间想到浙四,“如果要动手术,首选浙四,毕竟省级医院更让人放心。”

在市场经商的李先生体会更深,“以前坐早班火车,经常会碰到去杭州、上海看病的义乌人。有了浙四后,感觉义乌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都被带起来了,就算动手术,也不用舍近求远”。几年前,李先生检出巨大肿瘤,多地医院因手术风险高拒绝手术,最终浙四普外科专家团队为他成功“排雷”,这让他对“家门口”的医院信任度直升。“现在医院不仅技术好,服务体验感也不错。浙四把门诊预约、单人诊间、分诊预检、自助开单、诊间结算等先进医疗服务理念带到义乌,大大提升了就诊体验。”

从建院初期,浙大派出在杭六大附属医院优势学科的高水平医疗团队到浙四“科对科援建”,将省级优秀人才、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模式下沉到县域,建成一大批品牌专科,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第一梯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8个学科获评浙江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肿瘤射频消融技术、肺部肿瘤微创手术等多项技术填补浙中空白,临床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医院声誉和影响力日益提升。

数据显示,近5年来浙四门诊、急诊量增长155.31%,出院量增长200.64%,手术量增长279.51%。去年门诊量已超225万人次,其中一半以上患者来自义乌市外,全国多地患者慕名而来,浙四解决了一大批疑难杂症。同时,该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日益提升,患者的平均住院日、药占比、耗占比以及均次费用等持续优化,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强,成为当地政府信任、百姓喜爱的一家有品质、有特色、有温度的品牌医院。

硬核力量:人才集聚驱动高水平创新

优质医疗,核心在人。10年间,浙四化蛹成蝶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带动浙中西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其根本在于汇聚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视野的领军创新人才,形成一支高精尖医疗队伍,有效缓解区域高水平医疗人才紧缺问题。目前,该院拥有国家级人才16人、省级人才24人、“百人计划”研究员等48人;高级职称286人,博士229人、博士后92人,全院平均年龄32.2岁,活力满满、动力无限。

成功救治被大货车碾压的4岁男孩获《人民日报》点赞、手术台上“盲眼”90秒植入支架、跨城挽救心跳骤停2小时的患者、为“植物人”孕妇剖下健康女婴……一个个与生命赛跑的奇迹,源于医院高水平专家的“金刀妙手”、多学科团队协同作战的硬核实力。

在创新办医办学道路上,浙四与浙大“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浙大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三院一体”形成医教研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推动基础、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打造高水平医疗中心、国际医学教育基地和医学研究学术高地。

去年,该院王凯教授“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科研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牵头3项国家一类新药临床研究,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突破性进展认定;研究院应颂敏教授团队为人体细胞编写“代码”,使开展智能生物计算和细胞疗法成为可能。近3年,该院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原创性成果论文50篇,牵头和主持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获批59项。

创院以来,浙四厚植人才培养沃土,积极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青年医生成才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全过程育人体系,规培本科生及硕博研究生超600人。医院引育并举,着力打造三支国际化人才队伍:一流技术和服务能力的临床研究人才队伍、高水平的国际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医院管理专家团队,为建设国际一流医学中心奠定人才之基。

该院至今已累计派出青年骨干170余人赴美国佛罗里达医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全球顶尖医学中心培训学习。10月26日,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院长、加纳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等专程到访浙四,就前沿技术、国际多中心研究、现代化管理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

独树一帜:服务全球擦亮国际医疗金名片

作为“全球超市”,义乌是外籍人口密度最高的县级市之一,常驻外商已超2万人,每年来义乌的境外客商超56万人次。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中,高品质的国际医疗服务是不可或缺的“加分项”。浙四主动对接国际标准,优化国际医疗服务,“国际化”成为一张金名片。

4年前,该院就全职引进省内首个外籍医生阿马尔。他精通中文、英语、阿拉伯语,成为在义外籍患者眼中的“网红”医生。今年6月,在义采购的摩洛哥商人穆罕默德突发血液病,在浙四接受治疗后症状消失、指标好转,他竖起大拇指,“我要留在中国治疗,我相信中国方案”。7月,来自英国的外教吉米通过浙四微创手术治好多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还有从迪拜来做心脏康复治疗的印度商人、胎膜早破转危为安的叙利亚高龄产妇……

走进浙四,无论是“洋面孔”,还是国际门诊、双语医生、医学文书、检验检查报告双语化,中英双语标识标牌、多语种志愿者、英文版线上诊疗,“国际范”随处可感可见可知,极大消除了外籍患者的就医壁垒,满足多元化国际医疗需求。

截至目前,该院已为来自全球19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提供医疗服务,是浙江省诊疗外籍患者最多的医院。去年,该院接诊外籍患者1.57万人次,今年1—9月已接诊外籍患者超过1.2万人次。该院还与全球22家机构签约提供一站式涉外保险直付服务,成为在义外籍患者就医首选地,是提供国际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浙四不断深化国际医疗服务理念,强化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先后举办了国际微波消融技术培训班、中俄学术交流活动,与1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和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今年,国际医学院新生和生源国数量均创新高,已累计招收来自全球五大洲49个国家的医学生,培养本硕博来华留学生235人、海外院校见习生65人,他们将是浙四进一步提升医疗国际化的生力军。

站在新起点,黄荷凤院士领衔的浙四生殖中心新址启用,超算中心填补浙中区域空白,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浙中西区域“零的突破”,引入大型仪器设备PET-CT、直线加速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新增650张床位的新医疗大楼即将启用,国际医疗中心正在规划中……这颗浙大医学种子茁壮成长,还将迸发出更澎湃的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浙中百姓健康福祉,奋力建设成为具有卓越专科的品牌医院,打造中国式医学现代化区域先行的“浙大样板”。

来源:金华日报